重磅!斯坦福和耶鲁突然在官网上发表新的招生政策——
AP所有科目的成绩都必须如实上报,不应只挑高分提交或刻意隐瞒。
在此之前,对不满意的AP成绩进行取消或隐藏,基本上算AP考生的常规操作了。
这消息一出,很多家长和同学都懵了:
什么?物理5分化学5分,但历史考了个3分,难道也要上报吗?
AP分数到底有多重要?这个政策变化会不会影响申请?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在其“Standardized Testing”页面写明:AP 考试并非必须,但“如果你参加了任何 AP 考试,必须在申请中自报(self-report)你所有的 AP 成绩”。
换言之,一旦选择提交 AP 体系的分数,就要如实报出所有参加过的科目和得分。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耶鲁在其“Standardized Testing”与 FAQ 页面中也指出:选择以 AP 或 IB 来满足其标准化测试要求的申请者,应提交“所有已完成科目的成绩”。
耶鲁同时说明,若只做过一门 AP/IB 考试,提交这一门即可满足其测试要求;但若已完成多门,鼓励提交全部以完整呈现学术准备度。
说白了,两所学校的态度很明确:要么不报,要报就得全报,别想着报喜不报忧!
纵观美本招生情况,哈佛、MIT等多所名校在近几年都在采取标化回归政策,或提出更规范的报告要求。
MIT:明确要求提交所有AP成绩
普林斯顿大学:建议申请者自报所有AP/IB成绩
哈佛大学:接受AP作为额外的标准化测试证据
招生趋势已经很明显:顶尖美本都在朝着学术成绩“透明化”、“完整化”的方向发展。
其实仔细想想,校方这么做也不是空穴来风:
1、完整的信息更利于全面评估
美本招生官希望看到申请人在高中所做学术挑战的全貌:
你在哪些科目上挑战了自己?哪些表现出色?哪些稍有不足?
而隐瞒某些成绩会降低信息透明度,无法更好地判断申请人的学术准备与学科倾向。
2、避免“选择性呈报”带来的偏差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只报最好的成绩,那招生官怎么比较不同申请者的真实水平呢?
多所顶尖院校在疫情后逐步回归“更标准化的评估元素”,包括重新要求或接受 SAT/ACT、AP/IB 等,目的也是增加评估的信息量与可比性。
3、学分/课程豁免的需要
AP 分数也常用于入学后学分认定或课程豁免(不同学校标准不同),学校需要完整成绩来决定学分或课程安排。
AP成绩对申请的影响
说一千道一万,同学和家长们更关心的还是:AP分数在美本招生评估中到底有多重要?
直接上结论:重要,但也没到“定生死”那么重要!
AP分数的真实作用:
学术能力的加分
高分(4-5分)确实能为你的申请加分,特别是在你想申请的专业相关科目上。
比如申请工程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的高分就很有说服力
入学后的实际好处
很多学校会根据AP成绩给学分或安排分班。不同学校标准不一样:有的只认5分,有的4分就给学分。
但它不是决定因素,顶尖学校采用的是“全面评估”(holistic review),会综合看你的:
- 高中GPA和课程难度
- 推荐信
- 个人陈述和活动经历
- 标准化考试成绩
- AP成绩
说实话,某门AP科目3分确实不够亮眼,但也不代表就是你的“申请终结者”。
如果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个别科目的3分并不会毁掉整个申请。招生官会看整体表现,不会因为一两个3分就把你pass掉。
如何处理AP低分情况?
-
如果只是个别科目3分:
别慌! 用其他材料来补强,比如该科目的在校成绩、推荐信等,还可以在申请材料中适当解释特殊情况(但别找太多借口)。
- 如果多门都是3分或更低:
首先必须正视现实,这确实会影响你的“学术准备度”的评估。
但是也可以积极采取补救行动,如考虑重考关键科目,或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来证明能力。
如果想咨询竞赛信息或想了解相关背景提升项目,欢迎扫码添加老师回复“背景”,为您匹配1V1咨询。
必要的话,可能也需要重新优化选校策略,考虑更多匹配的学校。
AP送分常见问题
Q、孩子考了3分,到底报不报?
如果目标学校要求全报(比如斯坦福、耶鲁),那就老实报上。用其他材料来平衡,比如高GPA、优秀的推荐信等。
Q、是不是一定要考到5分才有用?
不是的!4分也是很好的成绩,5分当然更好,但不是必须的。关键是要和你的学术兴趣、专业方向匹配。
Q、申请时需要官方成绩单吗?
大部分学校允许先自报,录取后再提供官方成绩核验。但建议关注College Board的免费发送时间窗口。
最后,特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不要被AP分数绑架了自己的申请节奏。
AP只是申请拼图中的一块,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
- 保持学术诚信
- 展现真实的自己
- 用多元化的材料证明你的能力和潜力
毕竟,名校招生官要找的并非完美的学术机器人,而是有个性、有潜力、诚实可靠的未来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