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日,白宫向美国九所顶尖高校发出了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十点备忘录,要求高校签署协议以换取联邦资金的优先支持。这一政策迅速在美国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麻省理工学院已于10月10日率先宣布拒绝签署,成为首个“硬刚”白宫的顶尖学府。
01契约核心内容
这份“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包含十项核心条款,涵盖了招生政策、学术自由和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
招生与财政援助:禁止在招生或财政援助决策中考虑性别、种族、民族、政治观点、宗教等因素。
标准化考试要求: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参加SAT或ACT等标准化考试。
学术自由限制:推动学术自由政策,废除那些“故意惩罚、侮辱并甚至煽动对保守主义思想的暴力行为”的机构。
国际学生比例限制:外国签证学生不超过15%,且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不超过5%。
学费减免政策:捐赠额超过每名本科生200万美元的大学,对就读“硬科学”(如物理、化学、工程、生命科学等)的学生免除学费。
其他条款还包括反对破坏学习环境的政治示威、限制大学员工以官方身份发表政治言论、打击成绩异常、保障单性别空间以及公开披露所有外国资金来源。
02高校反应
面对白宫的要求,美国顶尖高校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学术自由与联邦资金支持之间的艰难权衡。
明确抵制:麻省理工学院是首所明确拒绝该协议的大学。校长科恩布卢思在致美国教育部的信中表示:“协议包含了我们无法认同的原则,包括那些限制言论自由及我们作为学术机构独立性的条款”,“从根本上说,该协议的前提与学校的核心理念相悖,即科学资助应仅基于科学价值。”
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紧随其后,也先后表明了拒绝该协议。
积极响应:在首批九所高校中,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反应最为积极。校董事会表示“荣幸”被选中,并期待立即审议协议。这可能与其目前国际生比例(约4.27%)远低于15%的上限有关,受政策冲击较小。
03对留学生的潜在影响
这一政策若被广泛采纳,将对留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产生多方面影响:
1入学竞争加剧
目前,许多美国顶尖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已经超过了15%的提议上限。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生占比高达37%。
纽约大学国际生比例达44%,中国学生占11.3%。
南加州大学国际新生占比21%,中国学生占全校12.5%,国际生中占比48.2%。
如果严格执行5%的单一国别限制,中国学生申请顶尖名校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2标化考试回归
协议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这意味着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采用的“标化可选”政策将终结。
对中国学生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增加了申请准备的负担;另一方面,标化考试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传统强项。例如,达特茅斯2024早申录取的中国学生有75%提交SAT,平均分1520分,远超印度学生的1460分。
3签证与背景审查更严格
协议要求大学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提出要求时,提供外国学生的所有已知信息,包括纪律记录。这意味着国际学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背景审查。
同时,美国国务院已宣布新的签证规定,要求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必须在“居住国或国籍国”提交。这可能延长签证申请周期,并使背景审查更加严格。
4专业选择与学费变化
协议要求捐赠丰厚的大学为就读“硬科学”(如物理、工程、化学等)的学生免除学费。这可能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使资源进一步向STEM领域倾斜。
04留学生应对策略
面对美国留学政策的不确定性,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1拓宽选校视野
在申请时,可以有意识地关注那些国际生比例原本就低于15%红线(如布朗大学国际生占比约14.08%),或像MIT一样明确抵制该协议、捍卫学术自由的院校。
2积极备考标化考试
既然SAT/ACT等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再度提升,建议尽早制定备考计划,争取取得有竞争力的分数。
SAT目标分:冲刺Top30建议1500+,Top50建议1450+。
ACT目标分:冲刺Top30建议33+,Top50建议31+。
3精心准备签证材料
鉴于签证审核可能趋严,务必提前准备好详尽的材料,并确保你的学习计划和未来职业规划清晰合理。
个人留学计划要具体且贴合“回国发展”方向,避免提及“留美工作”、“移民倾向”等易引发疑虑的表述。
4考虑多元的留学路径
可以将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政策相对稳定的英语国家纳入备选方案。
加拿大:简化国际生工签流程,毕业即可获3年工签。
澳洲:扩大高需求专业列表(如护理、IT、工程),部分院校可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本科。
以上信息及图片均来自官方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使用是为了将相关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若上述使用可能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