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w读研不如留学香?多家国企“点名”高薪招海归!

这几天国内考研报名开始了,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人,相对24年438万的报名人数整整降低50万。这也延续了23年以来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考研的热度也在持续下降。

花30w读研不如留学香?多家国企“点名”高薪招海归!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毕竟竞争对手变少了,更有机会考研上岸。然而, 上研究生并非都需要“考”,根据相关数据表明,985/211高校热门专业的推免率大多已经超过50%,部分专业比较夸张的,甚至达到80%。

所谓推免率,就是高效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你还在辛辛苦苦备考,保送生已经开始规划读研后的发展路径了。当然,除了竞争依然激烈以外,国内研究生的学费也刺痛了国内万千家庭。热知识,就算在国内读研,学费也并不便宜

特别是热门专业的专硕,费用轻轻松松突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比如清华的工程管理专硕,学费全程超过32.8万。华中科大的金融专硕,第一年学费就要6万。复旦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费8万,还不提供住宿,读完全程总费用预计将近30万。

一些学生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本来非常兴奋,但看到学费手都颤抖了。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成本已经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而且现在研究生阶段的奖学金和补贴也很少,据相关数据统计,有大约35%的学生因为学费而放弃读研。

所以现在问题不在于考研人数的多少,而是整个规则已经变了。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同时,我们的选择也变多了,与其通过所谓的“努力”一条道走到黑,不如提前布局。同样的教育成本,可以二战甚至三战考研,也可以换条赛道,比如留学。

国内专硕需要三年,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费用最少也要十万,往多了说40万都不够。而港新以及英国部分院校的一年制硕士,总费用差不多在40万上下。还有近年来比较热门的马来西亚、爱尔兰、韩国,成本相对更低。

很多人选择留学,在意的就是学制,是时间成本。英国、港新大部分专业学制是一年,正常衔接研究生比国内考研要省下2年时间,更早进入实习,为就业做准备。更别说有人考研要二战三战,总时间成本超过5年,等进入职场已经不占优势了。

2025年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教育当成一种投资,留学也成为一种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世界排名更加靠前的院校,回国找工作也有认可度的学历,比国内同期生更早步入社会,进入职场,这还只是短期就能获得的优势。

海外学历在国内就业市场的认可度确实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对海外学历不屑一顾,就是觉得含金量一般,“只要有钱就能上”,还不如国内考研。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留学生大多只看QS前百甚至QS前50的院校,认可度都不错。

而且这些院校也并非“有钱就能上”,根据去年的数据,帝国理工学院拒掉了92%的留学生,UCL的录取率略有提高,但一看总申请量,有16961份申请,竞争还是那么激烈。曼大看似可以“捡漏”,对GPA和标化成绩的要求也一点不低。

时代变了,以前约克、邓迪、莱斯特等院校的申请量都不错,现在这些学校在留学圈都“销声匿迹”了。留学生追捧QS排名,企业招聘也看QS排名,英国院校的申请难度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一些央企国企“点名”要招留学生,而且高薪、落户、人才公寓,福利一点儿不差。

比如中石化和国家能源这两家央企,部分岗位还更欢迎留学生应聘。QS排名前30的院校,连笔试都可以免掉。QS排名前百的院校,可以走专属招聘通道,竞争力非同一般。英语好、有开阔的思维、能对接海外项目,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不要?

当然,学历也只是进入大企业的门槛,多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能否入职还需要看工作经验以及对海外市场的理解,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但与很多人相比,此刻的你已经掌握更多的主动,这才是努力真正获得的回报。

前期布局真的很重要,不论是考研还是留学,也该为自己准备好备选路线了。如果想了解留学,择校选专业就要先规划好,这些对未来影响很大,包括就业。如果不知道如何进行准备,欢迎私信纪堂顾问老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港大法学院降低雅思要求!2026fall申请更容易了吗?

下一篇

杜克大学新增两个硕士项目 这些机会别错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