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美国移民局(USCIS)发布了针对特朗普总统此前签署的《限制特定非移民工人入境》总统公告的最新指导文件,引起了不少留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其实,这份新文件并不是新的政策,而是对9月19日发布的原公告的进一步说明。我们在9月21日的机构公众号文章关于9月19日特朗普发布的总统公告中已经对这项总统公告进行了首次解读,从目前情况来看,当时的分析依然是准确的。

01、“10万美元门槛”并非针对中国学生
特朗普9月19日发布的总统公告明确指出,所谓的“10万美元薪资门槛”仅适用于境外申请者,主要目的是限制印度外包公司通过低薪资申请H1B签证。这一措施与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关系并不大。
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完成学业后,以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身份在美国境内申请H1B,而不是从境外申请。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是政策针对的对象。过去,H1B名额被印度外包公司大量占用,而10万美金门槛的设立将使这一群体的申请数量大幅减少,从而提高中国学生和本地雇主直接招聘的留学生的中签率。
从整体趋势来看,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02、薪酬加权抽签制度:影响有限,甚至可能是利好
10月20日移民局的解读还特别提到,未来H1B抽签将按薪酬等级加权。虽然这一制度尚未正式实施,但通过的可能性很高。
很多人担心这项改革会对留学生不利,尤其是刚毕业、起薪较低的申请者。我们曾在8月18日的推文中H1B 两大新动向,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做过详细分析,从我们分析来看,这种担心是过度的。
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属于STEM领域,起薪有可能达到 Level 2,而这一等级的抽签概率与改革前基本相当。即便刚毕业时薪资处于Level 1,第一年依然有中签的机会。而且在美国,跳槽涨薪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两年后薪资提升、所属 Level 上升,中签率会明显提高。
再加上印度外包公司减少申请数量后,整体H1B竞争强度下降,从系统性角度看,中国留学生的中签机会实际上在上升。
03、改革方向符合美国长期利益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这轮改革体现了美国政府“提高签证质量、吸引高技能人才”的总体方向。与其让大量外包公司消耗名额,不如让更多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留下。这对于以科研、计算机、工程、数据科学、AI、金融工程、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中国STEM毕业生来说,反而是一种利好。
这与美国近年来在高端人才政策上的长期取向一致,也与我们长期以来的判断相吻合:——美国的移民政策会在收紧低技能签证的同时,继续为高技术人才提供更多机会。
04、结论
综合来看,10月20日移民局的指导文件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不利变化。
相反,它强化了原有政策中对高薪、高技能申请者的倾斜,对在美读书、拥有STEM背景的中国学生而言,影响有限甚至偏正面。
在未来的H1B体系中,真正决定竞争力的,不再只是抽签运气,而是你的技能水平、学术背景以及薪资能力。
观点
我们认为,美国H1B改革的核心逻辑,是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而非“关门”。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顺应时代趋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把握优质机会,依然是最稳妥、也最具长远意义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