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从体制内转入国际学校或者即将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IGCSE与普高在课程内容、考试模式、语言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今天老师将从IGCSE课程内容,IGCSE课程与体制内课程在考试中的差别,和IGCSE课程的语言要求这三方面给同学们详细介绍~
01、IGCSE课程内容
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作为英国 GCSE 课程的国际版本,专为 14-16 岁学生设计,目前已在全球 160 多个国家的国际学校中广泛应用。
对于体制内转轨的学生而言,它就像一座 "语言与学术的双轨桥梁":全英文授课环境能快速提升学术英语能力,而覆盖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等 70 多门科目的课程设置,则为后续 A-Level、IB 等高阶课程打下跨学科基础。
IG课程是选修制,国内课程是固定搭配。
国内课程侧重单一知识点的纵向深挖,IGCSE 则更注重学科覆盖面,如数学不仅包含代数、几何,还涉及统计学与概率等实用模块。
以数学为例:
IGCSE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数学(0580)与进阶数学(0606)
范围更广泛:学习的知识点相当于国内初一到高二的部分内容,但学习深度不如国内数学。
题型固定:IGCSE数学教材中有30%的题目不会涉及到计算,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这两门IGCSE数学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门进行学习。
国内数学:
学习更深入:国内数学对知识点的挖掘更深入,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题型多变:题目会结合多个知识点,考察角度灵活多变,计算题比例较高,只有不到20%的题目不含计算。
02、IGCSE课程和国内课程考试的区别
试卷设置:
IGCSE科目考试一般分为多张试卷,如果一次考试发挥不理想,同一年还有补救机会;
国内数学通常是一张试卷完成,一考定终身。
评分标准:
(数学为例)IGCSE数学注重解题过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即使最终答案有误,只要过程正确也能得到部分分数。
国内数学主要看重最终答案的正确性,解题过程虽然重要,但评分标准相对单一
考核重点:
体制内考试多为标准化习题,IGCSE 则强调论文写作(如历史学科)、实验设计(如科学科目)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考试要从三大考试局中选择,不同考试局对应的考试周期,略有区别。
剑桥 CAIE:全球认可度非常高,考试时间为 5-6 月及 10-11 月;
培生爱德思:考试安排更灵活,1-2 月、5-6 月、10-11 月三次考期;
牛津 AQA:侧重知识应用能力,考试时间为 1-2 月及 5-6 月
课程内容深度与广度
✅IGCSE:知识点覆盖范围广,但单个知识点的深度相对较浅,注重基础知识的广度和实用性。例如,IGCSE数学涵盖初一到高二的部分内容,但对知识点的考查较为直接,较少涉及复杂综合题。
✅国内高中:课程内容深度和难度较高,尤其在理科领域,注重知识的纵向深入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题目常融合多个知识点,考查角度灵活。
03、IGCSE课程的语言要求
对于转轨新生来说,虽然IGCSE考试大部分考点与初中学过的内容相同,但转轨后不仅要面对大量的知识细节,不适应英语环境和专业词汇术语的匮乏,也会进一步增大学习难度。
语言门槛:国际课程基本全英文上课,一般需要雅思 5.5 分以上的水平才能跟上节奏。
仅英语语言一科就包含阅读分析、创意写作、口语辩论等多维考核。国际课程各学科有特定的学术词汇,学生要整理并记忆这些词汇。
04、机构IGCSE培训课程
机构国际IGCSE暑假课针对重难点科目进行预习先修,通过对每个科目的基础知识地图进行梳理,让学生快速理解相应学科的基本知识,提前帮助学生迎接IGCSE课程挑战!

✅支持考试局:CAIE,Edexcel,AQA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授课/纯英文授课
✅开设班型:3-8人小班课/1对1课程
✅线下校区: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无锡、苏州,广州,杭州,成都,合肥,天津、武汉、香港有线下校区。
集结剑桥、斯坦福、伦敦大学等名校老师强势坐镇,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且深谙A-Level/IG的知识重难点及题型变换,雄厚的教学背景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助力孩子们高效冲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