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和咨询,一直以来都是站在金融圈鄙视链顶端的两大领域,也是很多同学的梦想职业。我们都知道,行业头部一般都有自己的 target school list,如果就读于这些学校,约等于抄近路进入行业顶尖公司。
北美教育研究机构 College Transitions就结合了LinkedIn 用户的职业轨迹数据,对 16 家顶级投行 (包括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10500 名分析师;以及包含MBB、四大在内的13 家头部咨询或知名事务所的应届生背景做了分类统计,梳理出了这两个行业的target school list。
我们先分别看一下具体学校列表:
2025 华尔街与投行
Target School List
这份统计梳理了两个榜单,第一个榜单关注的是顶尖投行聘用的校友原始数量。第二份榜单考察了经过本科招生调整后的排名,更能够突出那些规模较小的文理学院的实力。
按校友人数排名

按本科招收人数排名

数据来源:
https://www.collegetransitions.com/dataverse/top-feeders-banking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投行招聘并非看排名,而是综合评估地理便利性、课程匹配度、校友密度与招聘历史。
投行的 target school list 有三个明显特征:
01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代表院校:纽约大学(NYU)、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等
NYU 和哥伦比亚大学年均接待华尔街企业宣讲超 30 场,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投行实习,积累 “实战履历”;巴鲁克学院虽未参与全美综排,却凭借 “华尔街后花园” 的区位优势,成为高盛、摩根大通的定点招聘校,其 Zicklin 商学院的金融专业学生,大三即可进入投行后台轮岗,转正率达 45%。
02
校友网络密集
代表院校: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
这类学校可能规模不大,但与投行的合作历史悠久,校友已形成行业内的 “资源网络”,为后辈铺路。比如,达特茅斯学院本科总人数不足 8000,但其塔克商学院与投行的 On-Campus Recruiting(OCR)合作长达 20 年,学生大二即可锁定暑期实习名额,实习转正率高达 68%;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投行校友覆盖各大机构核心岗位,内推成功率极高;康奈尔大学的校友也在投行的分布广泛,让学校获得专属面试配额。
03
课程务实,学生实操能力强
代表院校:麻省理工学院(MIT)、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芝加哥大学等
这类院校的金融相关课程侧重量化与实操,学生毕业即可快速适配投行工作流程,无需额外培训。
如,MIT 的金融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涵盖量化建模、衍生品定价、Python 金融编程,毕业生直接对接投行 Quant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会计与金融双学位项目,聚焦财务报表分析、并购重组实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就是投行后台与风控岗。
2025 顶尖咨询公司
Target School List
所有院校排名

文理学院排名

咨询行业的 Target School 同样跳出了 “排名迷信”,更看重学校能否培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类院校的毕业生成为青睐对象:
01
思辨基因突出的文理学院
代表院校: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等
顶尖文理学院的小班化教学与通识教育,通常能精准培养咨询所需的逻辑思辨、沟通表达与多元视角分析能力。
如,威廉姆斯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会通过小组辩论、案例研讨等形式强化学生的 “结构化思维”,小型研讨课占比超80%,学生每周需做Presentation并接受高强度质询,锻炼临场表达与抗压能力,威廉姆斯的学生因 “能快速理解客户需求、清晰呈现解决方案” 备受 MBB青睐。
02
跨学科资源整合强
代表院校:乔治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
这类院校擅长打破学科壁垒,提供交叉学科项目,学生能积累 “行业知识+商业方法” 的复合能力,精准对接垂直咨询领域。
如,乔治城大学的公共政策 + 商业分析跨学科项目,完美适配公共部门咨询与 ESG 咨询,其毕业生在政府政策咨询赛道的占比非常高,也因熟悉政策逻辑与数据工具成为贝恩公共部门组的 “首选”;JHU的生物医学+健康管理项目,深度对接医疗咨询,学生可参与该校生物统计中心的真实医疗项目调研,毕业生基本垄断波士顿咨询、麦肯锡医疗组近半数的初级顾问岗位。
03
案例训练体系完善
代表院校:哈佛大学、莱斯大学等
这类学校通常会通过专属培训、企业合作、学生社团等形式,构建完整的案例体系,毕业生入职后能快速承接项目。
比如,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作为核心pedagogy,每门核心课程配套 80-100 个真实商业案例,涵盖从创业公司困境到跨国企业战略抉择的全场景。课堂以 12 人小班讨论为主,教授仅通过引导性提问推动学生代入决策角色,需在有限信息下拆解问题、辩论方案,最终形成可落地的结论。
虽然,就读target school list中的学校在职业发展方面确实近水楼台,但从当今的就业趋势来看,这两大行业的专业门槛持续走高,纯商科背景竞争力持续弱化。
LinkedIn 数据显示,投行非金融专业新晋员工占比达27%,咨询更是高达35%,跨专业的核心是 “某领域的专业知识+商业工具” 的互补组合。我们申请时在专业的选择,或者入学后的minor选择可以考虑以下方向:
投行从业者可参考的跨专业组合
投行就工作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量化、ESG、合规等,还有TMT、新能源、房地产等细分行业组,以及并购融资等等其他业务领域,基于这样的广泛的工作内容需求,我们可以有以下搭配思路:
数学/物理+金融科技:硬核建模能力+ Python/SQL编程技能,具备以上能力,未来可胜任量化分析师、衍生品定价、算法交易岗等职位。
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医疗技术认知+财务估值能力,适配医疗健康行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分析师岗。
环境科学+可持续金融:优势是气候模型知识+绿色金融产品设计能力,适配 ESG 投资顾问、绿色债券承销岗。
法学+会计:优势是合规审查+税务税务知识+数据可视化,未来可就职投行合规部,或从事并购交易架构设计、风控等工作。
电子工程+商业分析:半导体 / 软件技术背景+数据分析能力,适配TMT行业、科技企业融资顾问岗等。
土木工程+房地产金融:项目评估经验+REITs估值知识,可就职房地产投行,从事商业地产并购、基建融资等工作。
能源工程+绿色金融:新能源技术+政策+金融知识,适配新能源项目融资、能源领域投资顾问岗。
统计学+风险管理:数据建模+风险量化工具应用,适配信用风险评估、市场风险控制、量化风控岗。
材料科学+工业金融:制造业技术洞察+财务分析能力,可从事工业制造行业并购、高端材料企业融资等。
法学+金融科技:跨境监管知识+区块链应用,适配跨境支付合规、数字资产相关投行服务岗。
咨询从业者可参考的跨专业组合
如果说投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搞钱,那咨询行业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管理、战略、科技、人力、财务、运营,都是咨询公司业务涵盖的范围,所以,从业者知识储备覆盖的领域和所需的技能就不局限在Finance了:
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AI/大数据技术+商业流程优化能力,适配科技咨询、数字化转型顾问、BCG Gamma等数据分析咨询岗。
机械工程+运营管理:生产流程+库存/物流优化工具,适配供应链管理咨询、生产效率提升顾问岗。
生物医学+健康管理:药物研发/临床知识+医疗行业运营逻辑,适配医疗战略咨询、医药产品上市策略顾问岗。
公共政策+商业分析:政策解读/运用+数据驱动决策能力,适配政府公共部门咨询、非营利组织战略顾问岗。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洞察+数据建模支撑,适配零售/消费咨询、品牌定位与销售增长策略岗。
教育学+创业学:教育产业规律认知+组织机构运营方法,适配教育机构战略咨询、院校发展规划顾问岗。
能源经济+数据科学:能源行业趋势判断+量化预测能力,适配能源转型咨询、电力/可再生能源战略岗。
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员工心理洞察+组织架构优化知识,适配人力资源咨询、员工激励与企业文化建设岗。
车辆工程+供应链管理:汽车制造技术+产业链协同管理能力,适配汽车行业咨询、新能源车企供应链优化岗。
数据科学+商业智能:全场景数据处理+决策落地工具,适配各行业数据分析咨询、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岗。
投行和咨询有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需要的人才模型也有差异,如果未来想从事这两个领域,可以看看行业偏好对比,评估一下自己更适合从事哪种工作: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申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未来从事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