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申请冲刺清单:别在最后关头出错!

距离UC申请截止只剩不到一个月!

你准备到哪一步了?

就在大家争分夺秒打磨文书、填表提交流程时,UC San Diego 悄然改了一条规则:以往必须对八所学院进行排序,现在只能选最多四个进行排序。这表面看是一个小变动,实则影响巨大。如果你没有研究清楚各个学院的风格、课程结构和匹配度,那就很容易把自己送进一个“不太合适”的池子,甚至直接错过录取。

UC申请冲刺清单:别在最后关头出错!

每个学院有不同的通识课(GE)体系、社区氛围和住宿分区,影响你四年的学习路径与日常体验;而且申请门户开启后,还能在 1 月 31 日前继续调整你的学院排序,每年细则会微调,当季以 Applicant Portal 的说明为准(别等到锁表才发现没排好)。想少踩坑,先把八大学院的GE要求、社区 vibe、住宿位置和你专业的课表衔接跑一遍,再决定怎么排位。

而像这样“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暗藏杀机”的细节,在UC申请系统里比比皆是。为了避免在最后一公里失足,我们准备了一份真正实用、信息量超大的避坑清单。认真看完,真的能让你少踩不少雷。

所有UC校区共享申请信息吗?

虽然UC九大分校使用的是同一个申请平台,但各校之间并不会共享你的志愿信息。也就是说,UCLA并不知道你有没有申请UCB,UCSB也不会知道你是否更中意UCI。

每所学校的审核和录取决策都是独立进行的,不会因你被某一所拒了或录取了而影响另一所的决定。因此,建议没有绝对优势背景的学生尽可能多申几所校区。

⚠️ 注意:申请材料中不要对任何一个校区表达偏爱,否则可能会被系统性拒录!

第二专业填写对录取有影响吗?

不同学校态度不同,有的校区参考第二专业,有的不看,具体如下:

UCLA 和 UCB:录取时基本无视第二专业。

UCSD:强烈建议填,尤其是选择不同学院的专业。

UCSB、UCI、UCD、UCR:第二专业会被查看,尤其在第一专业竞争激烈或未被录取的情况下。

UCSC:部分专业会考虑第二专业。

UCM:不区分专业,随便填。

结论是:第二专业虽不是决定性因素,但适当填写能给你增加一些被录取的可能性,尤其是选择冷门但你感兴趣的方向。

活动列表是不是越多越好?

UC系统最多可以填写20个课外活动,但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质量与表达方式:

用数字说明影响力,比如“带领回收计划,减少校内垃圾20%”远比简单的“环保社成员”更有说服力;

排列顺序不会影响录取,系统会自动根据重要性排序;

活动不必凑满,10-15个真实、有深度的经历就很好;

优先选择国家级/专业相关/持续时间长的项目。

选择“未定专业”会不会更容易进?

很多人以为填“Undeclared”会规避热门专业的激烈竞争,但UC招生官普遍倾向录取那些有明确兴趣和方向的学生。

尤其是UCB和UCLA,在内部分享中曾明确表示更偏好目标清晰的申请者。所以除非你确实有多元兴趣且能在文书中合理解释,不建议随便选“Undecided”。

托福SAT成绩要怎么递交?

目前,UC系统不强制要求申请前提交托福或雅思成绩。如果你计划申请的是英语非母语学生,建议等拿到较理想分数再在录取后进行提交即可。

SAT/ACT 仍然“完全不看”,UC 自 2020 年起取消标化作为录取参考,提交了也不会用于录取评估(最多用于入学后的分班/学分置换)。别再为SAT/ACT分数焦虑,更该把精力放在课程强度、活动影响力和PIQ上。

能不能先选个容易录的专业,进校后再转CS?

转专业这件事,在UC系统中真的不是“说转就能转”。

不能转:UCSD

极难转:UCB、UCR

较难转:UCLA、UCD、UCSB、UCSC

相对容易:UCI

自由转:UCM

特别是CS/工程类这种超级热门专业,大多数校区内部转专业的通道极其狭窄。建议一开始就按最真实意向申报,确保Plan B专业你也能接受。

系统里列出的奖学金需要全部勾选吗?

UC申请时系统会提供一些奖学金选项,但大多数是为特定背景设立,比如低收入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少数族裔等。

如果你确实符合条件可以勾选,但不建议抱有太大期望,也不需要为了奖学金“对号入座”不真实的情况。

UC系统申请的关键,不在于投机,而在于细致:你是否了解每所学校的政策?是否检查每一项表格?是否表达了真实的自己?

这一切,决定了你是否能在这个冬天,收到心仪Offer的喜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Sierra Canyon School|星光熠熠的“爬藤快车”

下一篇

法国埃斯帕里永私立学校详细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