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 早申成必争之地 但国际生骤减9% 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2024-2025申请季,美国本科录取环境迎来了多重变化:

部分高校重新恢复标化成绩(SAT/ACT)要求;

早申请阶段竞争显著加剧;

新政府上台后,留学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

国际生申请形势持续紧张。

在多重环境变化的加持下,中国家长特别关心“现在美本申请还值得吗?”上周美国本科申请系统CA更新了截至2025年11月1日的最新美本申请数据给出了答案——美本申请依然非常卷,依然不乏“追求者”。那么2025fall美本早申请的数据到底怎样呢,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下。

01、同比去年,申请总量增加10%

在2025-2026年度的大学申请季中,Common App平台再次见证了申请活动的显著增长。截至本年度11.1日,已有962,284名申请者(同比去年增长了162240人)提交了总计4,716,352份新生入学申请。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同比去年:

提交申请的人数增加了5%。

本科生的申请总量增长了10%。

生均递交申请数从每人4.68份申请增加到4.9份,这意味着申请者更倾向于广撒网增加成功率。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同时,CA也给出了一些细分方向的增长趋势:

公办院校再次以10%的速度在增长,同时私立院校也不甘示弱也增长了10%。

本申请季,国际申请者数量下降了9%,而美国国内申请者增加了7%。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不同申请批次的增长情况👇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今年早申数据再次印证了一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冲刺”“保底”提前至早申请阶段,ED/EA的重要性飙升。其中,

🔅EA申请:增长了9%,有2,883,301人,申请量目前最高。它不绑定、风险低、出结果早,对于目前竞争白热化的环境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争取录取机会,又能保留RD阶段冲刺更高目标的选择权,符合“多线程申请”趋势。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申请“安全网”的需求。另外,也说明现在申请竞争越来越前置化,因为提前准备好了相关材料所以都敢“试一试”了。

🔅ED申请:增长了4%。ED绑定性强,是名校尤其是TOP20/30院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的利器。

02、国际生申请总量骤减

但中国申请量相对稳定

国际生申请数据是最受中国家庭关注的焦点,今年的趋势呈现 “整体收缩但中国相对稳健” 的特征。

1. 国际生整体遇冷,亚洲非洲降幅显著

CA 数据显示,2026 申请季国际申请人数量同比减少 9%,与去年 5% 的增长形成鲜明反差。从区域来看:

亚洲(国际生最大来源地)申请人减少 9%;

非洲降幅高达18%,其中加纳骤降43%;

欧洲下降6%,仅美洲(不含美国)、大洋洲分别微增 2%、4%。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这一变化可能与全球经济环境、留学成本上升及多国联申趋势有关。越来越多学生选择 “美国 + 其他国家” 的联申策略,分散申请风险。

2. 中国学生:小幅下降但仍居首位

作为美国本科最大的国际生源国,中国学生的申请数据备受关注: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申请人数为 13,004 人,虽同比减少 1%,但仍稳居国际生首位;降幅远小于印度(-14%)、尼日利亚(-11%)等主要生源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A 数据未包含加州大学系统(UC 系)的申请情况(UC 有独立申请系统),而 UC 系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

加上转学申请、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元路径的分流,实际赴美本科的中国学生规模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对计划直申的学生而言,国际生整体减少反而可能带来一定的竞争缓解。

03、标化可选变隐形必需

提交率大幅度提升

标化政策是近三年申请季的最大变数,近年的数据明确指向 “标化回归” 的趋势,所有准留美学生都需重新规划备考策略。

提交人数逆势增长,差距近乎翻倍

尽管仍有95%的CA成员院校实行“标化可选”政策,但随着藤校等领头羊纷纷官宣恢复标化要求或将恢复标化要求,标化成绩的重要性再次被拉回C位。

惨!CA发布26fall数据:总申请量再创新高,早申成必争之地,但国际生骤减9%,中国申请量轻微下滑!

今年提交标化成绩的申请人同比增长了11%,达54.4万人;未提交者减少1%,仅41.8万人。提交与未提交人数的差距从去年的6.6万人扩大至 12.5 万人,近乎翻倍。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标化成绩的提交已成为一种"风险对冲":当招生官面对海量申请材料时,标化分数仍是快速筛选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尺。中国学生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早申未获成功后,常规轮次人均10+的"广撒网"策略可能导致材料同质化,此时标化高分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之一。

前面我们提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EA申请,竞争越来越越前置化。这无疑增加了早申请的竞争激烈程度。所以,美本申请的学生更要有规划意识,提前布好局。同时,一定要重视学术竞争力的体现。学术硬实力是根基——(1)有竞争力的GPA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还关乎课程难度选择、班级或校内排名,所以建议修读3-5 门与目标专业相关的 AP/IB 课程并争取高分。(2)背景提升聚焦深度。与其参与10个零散活动,不如深耕 2-3项高影响力项目——比如高含金量的国际竞赛。

对中国家庭而言,与其纠结 “申请人数降了 1%” 的细节,不如聚焦自身:刷高有竞争力的标化成绩、打磨与目标院校匹配的背景、制定科学的选校策略。美国顶尖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从未减弱,而理性规划、精准发力,才是穿越申请内卷的关键。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西兰学生签证工作权限发生变化!重要通知来啦!

下一篇

2029届美本顶尖院校录取全景解读:国际生比例创新高 5大趋势提前get!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