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一个法国高三学生如果说:“我想去读高商本科(Bachelor in Business)。我想去读工程师本科。我想去巴政本科。”
老师一定会轻轻皱眉,语气温柔却坚定:“本科不是大学校(Grande École)的入口。孩子,本科是大学的事情。”但,事情一直在变化...
1、十年前不存在的“大学校本科”
当时的法国教育结构非常清晰:
本科(L1–L3)是通识阶段,主要由公立大学承担;
精英教育集中在 CPGE(预科)→ Grandes Écoles(名校);
工程师(Ingénieur)必须是 Bac+5(硕士级别)才算“工程师”;
政治学院(Sciences Po)虽然有本科,但规模很小,影响有限。
换句话说,十多年前的法国根本不存在“大学校本科”这种概念。
而十年后的今天:
高商本科全球化、规模庞大,成为学校的主要增长引擎;
工程师学校争相推出 Bachelor,一年比一年“美式”;
政治学院(Sciences Po / IEP)本科全面扩张;
大学的 IUT 升级为 BUT,本科化彻底成型。
你几乎找不到一所顶级大学校不在本科布局。
法国正在悄悄逆向英美化。
2、什么叫“逆向英美化”?
我们先厘清这个概念。
英美体系从来都是:本科 = 精英教育的起点。(Oxbridge / Ivy League / MIT / Stanford)
法国传统体系完全相反:本科 = 大众化教育区(mass education)精英教育从硕士开始(CPGE → Grandes Écoles)。
现在发生的事情非常“法国式”:
不是像英美那样从本科往上构建精英教育;
而是法国把原本属于硕士阶段的精英系统往下沉到本科重新塑造。
这就是“逆向英美化”。
形象地说:英美是从本科向上走,法国是从研究生往下沉。
法国仍然坚持工程师必须是 Bac+5;政治学院的核心仍然在研究生阶段;高商的主力仍然是 PGE。
但它们都开始把“通道”往本科延伸。
3、四大板块:法国本科化浪潮的全部版图
为了让你快速看懂整体版图,我把十年来的本科化整合成四个清晰板块。
Ⅰ. 高商(Business Schools):法国本科化的先锋(2000s–2025)
📌这一类最早、最彻底、规模最大
高商本科项目是法国本科化浪潮的起点,甚至可以说,高商的 BBA 一手带火了法国本科市场。
🔹代表院校
ESSEC Global BBA(ESSEC 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ESCP Bachelor in Management / BSc(ESCP 高等商学院)
SKEMA Global BBA(SKEMA 商学院)
NEOMA Global BBA(NEOMA 商学院)
Audencia Bachelor in Management(Audencia商学院)
HEC 专门设置国际方向(但无 BBA)(HEC 巴黎高等商学院)
📈20 年来,高商本科化的数据变化
2005–2025:法国 BBA/GBBA 项目数量增长300%+
三大高商(HEC/ESSEC/ESCP)本科项目吸引超过1/3 的国际生申请
SKEMA/NEOMA/BBA 项目国际生比例普遍40–70%
其中最关键的数字是学费结构:
高商本科年费:12,000–18,000 欧
与其硕士(PGE)相比,本科是学校最重要的财政增长引擎
一句话:
高商的本科化一手把法国本科市场“国际化了”。
也让“本科也可以是精英教育”成为法国的现实。
Ⅱ. 工程师学校(Écoles d’ingénieurs):最晚但最剧烈的本科化(2015–2025)
十年前,工程师学校坚守一句宗旨:
“本科不能培养工程师(Ingénieur)。”
但 2020 年后,几乎所有工程师学校开始布局本科。
🔹代表院校
Mines Paris–PSL Bachelor(巴黎矿业学院–PSL,2026 开始)
CentraleSupélec Bachelor(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
INSA Bachelor(全国应用科学学院体系)
IMT Mines / Télécom Bachelor(IMT 工矿与电信体系)
ECE / EPITA Bachelor(ECE 巴黎工程师学院、EPITA 计算机工程师学院)
📈工程师本科化的结构性数据
工程师学校的本科项目数量(2015–2025)增长约 4 倍
BUT(原 IUT)成为工程师学校学生来源第一,占比25–40%
工程师本科年费普遍8,000–13,000 欧
为什么工程师也“变美式”?
我总结为四个字:被逼无奈。
法国毕业工程师年龄偏大(24–25 岁)
英美/亚洲竞争激烈(毕业年龄 21–22)
STEM 人才缺口结构性扩大(法国每年缺口 5–7 万工程师)
学校财政压力巨大(Bachelor 收入显著)
工程师本科化并非“模仿”,而是被时代推着走。
Ⅲ. 政治学院(Sciences Po / IEP):精英政治教育的本科化(2010–2025)
这是法国本科化最被低估的部分,但影响极其深远。
🔹代表院校
Sciences Po Paris – Collège Universitaire(巴黎政治学院本科)
Sciences Po Lille / Grenoble / Lyon 等七大 IEP 本科
📈政治学院本科化的关键趋势
Sciences Po Paris 本科国际生比例超过50%
本科扩招后,七大校区总规模增长约 60%
本科(3 年)+强制交换(1 年)模式被视为“法国版 PPE/Ivy League”
这意味着一个结构性变化:
法国政治精英的培养起点,从硕士下沉到本科。
Ⅳ. 大学(Universités):专业学院 IUT 完成本科化(2021)
大学不是“大学校”,但 IUT 的改革是本科化的重要一环。
🔹BUT(Bachelor Universitaire de Technologie)
2021 年:DUT(两年)正式升级为 BUT(3 年)
工程方向的 BUT 直接对接工程师学校
学生就业率普遍85–95%
🔹 数据上最有爆发力的一类
BUT 报名人数 2021–2024:增长15–20%
是法国所有本科类型中“增长最快、口碑最好”的项目
一句评价非常到位:
BUT 是法国本科化中最稳、最强、最本土化的成功样本。
4、为什么大学校都在本科化?
我把全部结构性因素浓缩成四条:
① 国际竞争:法国“太晚培养人才”
法国工程师/管理人才普遍毕业年龄:
23–25 岁
英美普遍:
21–22 岁
这意味着法国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比英美晚 2–3 年。
对企业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才竞争劣势。
本科化可以:
让学生更早进入专业轨道
提前国际化
加速进入硕士阶段的准备
② 财政压力:本科教育成为学校的“新收入引擎”
尤其是非公立的大学校(Grandes Écoles):
高商的学费依赖度非常高
工程师学校逐步半自治化,财政压力增加
本科是最稳定、最可扩张的学费来源
数据上可以看到(趋势,无需精确数字):
2020–2025:大部分工程师学校学费上涨10–30%
高商本科学费上涨20–45%
③ 学生的偏好改变:不想赌 CPGE,不想卷
法国高中生越来越不愿:
花两年 CPGE 预科跟全法国最强考生比赛
押注“能否进入名校”
本科化提供更平稳的路径:
不赌命
不焦虑
更国际化
更可预测
这是法国年轻人选择变化的深层信号。
④ 政策推动:BUT、学分制度、国际互认
2021 年 BUT 改革
欧洲 ECTS 标准成熟
Parcoursup 让本科成为“统一战线”
法国本科的国际可比性前所未有地增强。
5、数据:本科化后的结构
| 指标 | 2010 | 2025 | 趋势 |
|---|---|---|---|
| 高商本科项目数量 | 少量 | 普及化(300% 增长) | 🚀 爆发式增长 |
| 工程师本科数量 | 极少 | 主流化(4 倍增加) | 📈 系统性增强 |
| BUT(IUT)招生 | 未本科化 | 已成 3 年制本科 | 🔧 制度推动 |
| CPGE 报名 | 高位 | 下降 8–15% | 📉 结构性下滑 |
| 国际本科生占比 | <10% | 20–30% | 🌍 全球化增强 |
| 本科学费平均 | 约 4,000 欧 | 8,000–18,000 欧 | 💶 教育私有化上升 |
法国本科的形状正在从:
“塔形”(本科弱、硕士强)变成
“纺锤形”(本科扩张、硕士仍强)
6、对中国学生:本科化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① 工程师路径更可控,不必赌 CPGE
Bachelor → Master(工程师)路线对中国学生非常友好。
② 高商本科不再是“次选项”
SKEMA/NEOMA/Audencia 等 BBA 就业率85–92%
企业对“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明显上升
③ 政治学院本科非常适合国际生
Sciences Po Paris 本科国际生 >50%
语言支持强
课程体系完美对接国际组织/公共政策
④ BUT(工科)是法国最具性价比的本科
公立大学学费
就业高
可以升入工程师学校
对中国学生友好
7、法国本科化的深层意义
法国人曾坚信,本科不应承担太多功利性的任务,它的使命是让年轻人先思考、再选择。但时代的压力正在悄悄重写这一信念:全球竞争日益残酷,人才培养的节奏变得紧绷,年轻人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厌倦,学校也不得不面对更现实的财政需求。
在这种结构性张力下,法国的精英教育体系开始悄然下沉——高商提前四年启动筛选,工程师学校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塑造技术能力,政治学院把世界观的形成提前到大学一年级,大学的技术教育通过 BUT 完成本科化,传统的 CPGE 也不再是精英培养的唯一入口。法国并没有变成英国或美国,但它确实从硕士走向了本科,从塔尖走向了基础:精英教育的起点,被整体提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