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题到定稿到获奖:John Locke论文写作竞赛的创作思路

每年春天,John Locke Institute Essay Competition的题目一经发布,就成为许多热爱思考与写作的同学们的年度学术挑战。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学生英文论文比赛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分析,更是一次深度探索人文与社会科学问题的契机。

机构的老师团队每年都会第一时间关注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的最新题目。在2025年 John Locke prompts发布后,我们就在和学生每周例会上,与同学们一起仔细研读今年的题目,并为第一次参赛的学生详细介绍了比赛规则、注意事项与时间线。

从选题到定稿到获奖:John Locke论文写作竞赛的创作思路

1、从兴趣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题目”

选题,是整篇论文极为关键的一步。我们相信,一篇好论文的起点,永远是“真心想讨论的问题”。因此,我们会根据每位同学的学术兴趣,帮助他们定位题目方向。

以B同学为例(基本背景:在非英语为母语教学的上海二线国际课程10年级,雅思最高总分6.5,之前没有写过学术论文。最初认为竞赛难度过高,在我们的鼓励下决定参与),B同学平时在校内对经济与数学颇有兴趣,但在初次阅读题目列表时,却被 Law、Politics、Philosophy 等类别吸引,一时拿不定主意。

于是,我们带着他进行第一轮头脑风暴(brainstorm):

  • 先假设自己想从哪些角度回答问题?
  • 有没有读过的书、上过的课程或案例,可以和这个主题产生关联?
  • 哪些问题真正让你想“去辩论”“去论证”?

经过几轮引导与深度讨论,我们帮助他聚焦到了 Economics的第一题:“What kinds of behaviour are engendered by the hope of profit? Is such behaviour better or worse, on balance, than the behaviour we should expect if all enterprises were owned by charities or governments?”

从选题到定稿到获奖:John Locke论文写作竞赛的创作思路

2、拆解思路:从问题入手,搭建论证骨架

面对作文题,许多同学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但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或者题目到底在问什么呢?”。 这正是机构导师团队的“拆题环节”发挥作用的时刻。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帮学生理解题目表面的问题,而是带他们一步步搭建起完整的论证框架。

以B同学所选的题目为例,我们首先从核心概念的开始。

例如,“hope of profit”指的是以利润为驱动力的经济行为主体(profit-motivated entities),而“enterprises owned by charities or governments”则代表非盈利性组织(nonprofit or public entities)的运作模式。这一对比构成了整个题目的分析基础。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体系下行为模式的特征与差异。很多同学在这一阶段会觉得不知道是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此时,我们会指导学生借助文献阅读(literature review)来拓展视野和建立思路。

在资源推荐上,我们带着学生利用JSTOR、Google Scholar、EBSCOhost、SSRN等学术资源网,演示如何使用关键词检索可靠的学术来源。如果学生在检索或阅读时遇到困难,我们也会提供定向筛选的阅读材料。以A同学为例,我们为他精选了题目高度相关的参考文献,包括:

  • Comparing Private, Public and Hybrid Organizations
  • The Restricted Nature of the Profit Motive(2016)
  • Besley, “Profit with Purpose”(2016)
  • Is Profit Evil?(2013)
  • From Nonprofits to Social Enterprise

导师在推荐时,会结合学生目前的知识基础与理解程度,循序渐进地引导阅读。有时候学术论文的难度较高,我们也会带着学生一起读难文献,从abstract(摘要),到introduction(引言)、data tables/graphs(数据与图表)、discussion(讨论)与conclusion(结论)等部分。

老师会示范如何抓住论点、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一步讨论这些论点如何在论文中引用与转化。若阅读材料较多,我们会教学生按中心论点分组整理:哪些文章支持论点,哪些可以用于counterarguments,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平衡的论证视角。

以B同学为例,有3至4次例会的时间我们都会在线下指导他如何阅读,并带他一起阅读,标记阅读材料中重要信息。

3、起草初稿到定稿:让思维落地成文

当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与思考后,我们便进入论文结构搭建阶段。这一部分,我们会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从“想法”过渡到“逻辑清晰的写作框架”。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把前期头脑中的想法、阅读中的灵感与笔记中的论据,转化为逻辑连贯、层次清晰的论文文本。

在写作初期,我们会与学生共同讨论论文的整体框架(outline)。通常John Locke Essay要求在2000字左右,因此结构必须紧凑而有逻辑。我们会引导学生明确论文的三大核心部分:

  • Introduction(引言):提出问题、解释关键词、简述论点方向。
  • Body(主体段落):分三到四个段落展开论证,每段探讨一个核心逻辑维度。
  • Conclusion(结论):回扣论题,反思整体论证的意义与局限。

我们常常强调,每一段正文(Body Paragraph)都应有明确的逻辑结构:

  • Topic Sentence(TS)— 段落主旨句,提出本段的核心论点。
  • Context(CX)— 交代背景或引出论据的上下文。
  • Concrete Detail / Evidence(CD)— 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文献引用或案例。
  • Commentary / Analysis(CM)— 分析这些证据如何支持你的论点。
  • Conclusion Sentence(CS)—收束段落,回扣主旨,强化逻辑。

在实际辅导中,我们会帮助学生把论文分解成多个主体段落,并为每个段落明确主旨与论据。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的导师会持续与学生进行语义精炼、逻辑修正与,确保整篇文章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表达上有条理。

最后,在定稿阶段,我们会帮助学生审查论文的引用格式、逻辑一致性与整体语气的平衡。

以B同学为例,从最初的outline到最终成文,我们共同投入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反复修改了五稿以上的草稿,每一轮都针对不同层面进行优化:

  • 首先调整和完善论点结构,确保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 然后帮助B同学为每一段落不断优化具体且恰当的支持例子,使论证更加有力;
  • 最后细化语言表达,包括词汇选择、句式流畅度以及语法准确性。

4、提交与动态跟踪:让努力被看见

论文完成后,机构的工作并不会就此结束。我们始终相信,写作不是一个人的孤独旅程,而是一个持续被支持与见证的成长过程。

正式提交阶段,我们的导师们会协助学生核对提交文件格式与命名规范等,确保所有细节符合John Locke Institute的要求。

对于第一次参赛的同学,我们还会带着他们在官网上完成submission form的填写,确认每个环节无误。而在提交之后,我们会持续跟踪赛事动态与评审进度。当比赛公布结果或反馈时,导师会第一时间与学生分享和回顾。

每年John Locke Essay的辅导都像是一场集体的思想旅程。我们见证学生从最初的迷茫到思维的清晰,从一页笔记到一篇成文。A同学在今年成功拿到了shortlist并最后摘得High Commendation荣誉。

不仅仅是奖项,更珍贵的收获,是同学们在在思辨中开拓眼界、在写作中发现自我、在交流中锤炼表达——这是每一次学术旅程最真实的回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国一年制全职研究助理RA项目

下一篇

11月24日决赛!2025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决赛)通知发布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