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新加坡国立大学(NUS)2025 年本科申请量较 2024 年增长 19%,南洋理工大学(NTU)申请量同比提升 15%,而两校整体招生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这一数据反映出新加坡作为国际留学目的地的认可度持续提升,顶尖高校本科申请竞争日趋激烈。

此外,NUS 与 NTU 在 2025 申请季同步调整招生政策,取消了 SAT/ACT 标化考试的强制要求。这一调整并非摒弃标化成绩,而是院校选拔标准的优化升级 —— 招生环节更注重学生的国际测评表现、高含金量冬夏校经历、科研成果及跨文化实践等综合素养,以此筛选具备学术潜力与综合能力的申请者。

在竞争加剧与政策调整的双重背景下,冬夏校经历已从传统的 “加分项” 转变为提升申请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下将具体分析冬夏校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申请的助力,及相关经历在申请材料中的呈现要点

阅读概览

01、新加坡高等教育院校类型

02、能力筛选评估模型ABA (Aptitude-Based Admissions)

03、冬夏校经历呈现之新加坡国立大学

04、冬夏校经历呈现之南洋理工大学

05、申请建议

01.新加坡高等教育院校类型

新加坡大学本科院校共分为四大类,所有的院校都可以接受中国高考学生和国际课程体系学生申请。但办学性质、申请时间差异显著:

公立研究型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政府全额拨款,拥有本科至博士完整教学体系。每年只开放一次申请窗口,申请时间约为当年11/12月到次年2/3月关闭,部分专业需要学生参加笔试或面试。

公立应用型大学(如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政府拨款,以 “应用导向” 为核心,覆盖本科、研究生阶段,少量专业提供博士学位。多数专业一年设两次入学机会(4 月、10 月),申请时间随入学季滚动开放。

私立院校(如SIM全球教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新加坡校区等):一般为私人或上市公司办学,颁发英/澳合作方本科学位。这类学校一般为全年滚动招生,每年1、4、7、9月均可入学。

理工学院(如新加坡理工学院(SP)、南洋理工学院等):新加坡教育部统一管理,以技能实训为核心,毕业颁发 “专业文凭”(Diploma)。学生可通过在校成绩单申请公立大学本科(需满足目标院校 GPA 及课程匹配要求)。其申请周期基本与公立大学一致,从每年10/11月到次年3月左右结束,但是发放offer的时间通常会提前1个月左右。

需注意的是,新加坡无统一网申系统(如英国 UCAS、美国 Common App),申请者需通过目标院校官网单独申请,这要求申请材料必须具备强针对性 —— 既契合所申请专业的培养方向,也贴合院校的核心价值观

02.能力筛选评估模型ABA (Aptitude-Based Admissions)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都在官网明确提到,部分专业会采用或酌情采用Aptitude-Based Admissions综合评估模式,鼓励申请者提供课外学术活动(冬夏校、科研、学科测评挑战等)非学术经历(志愿服务、领导力实践)相关材料(证书、成绩证明以及项目细节描述等)。

学校会综合评估学生的标化成绩、活动经历等因素,最终筛选出兼具学术能力与、综合能力以及价值观契合度的申请者。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US官网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TU官网

03.冬夏校经历呈现之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大部分专业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申请文书(Personal Statement),申请者主要通过网申系统提交标化成绩、语言成绩以及课外活动证明(学术或非学术活动)等。

其中,课外活动经历主要在【Achievement】模块呈现该模块分为 “简答题(Short Questions)” 和 “活动列表(List of Achievements)” 两部分。核心目标是:让招生官全面、立体地看到 “你是谁、你能带来什么、你与 NUS 的契合度”。然后,申请者可以在【Documents】模块上传活动经历证明/证书。

简答题(必填)Short Responses

共 5 道题目,聚焦学术探索、问题解决、学校价值观等维度,字数限制明确:除第 4 题(1000 词)外,其余 4 题均为 600 词。官网明确禁止 AI 写作或代笔,需以真实经历为核心展开。

5道题目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整体殊途同归,都是要让招生官在有限的篇幅内看到一个真实、立体、成长中的你。因此在写作时,同学除了围绕给定的主题进行思考外,还应该着重思考你参加过的哪些活动可以重点突出你希望向招生官展示的特点或优势,以及如何用富有细节、亮点的活动经历去验证你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US网申系统

Q1: Tell us something you have done outside your school curriculum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your chosen degree programme (s)课堂之外,你为意向专业做了哪些准备以第一题为例,其核心是考察 “经历与专业的强关联性” 及 “主动探索能力”,而非堆砌经历。需要申请者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出队专业的 “思考闭环” :从 “好奇” 到 “探索”,再到 “验证” 和 “沉淀”,让招生官看到双向适配性。

之前一位参加夏校的同学在回答时这样写道:

我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物价调控、市场竞争等现实现象感到十分困惑。

在一次夏校的课堂上,授课老师结合 “新加坡组屋政策的福利分析”“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博弈” 这类真实案例,引导我们用 PPF 曲线分析资源配置效率,用边际效应解读日常消费选择。这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课本中晦涩的理论全部都变成了我们生活中随时在发生的事情。

随后在小组项目中,我还和队友运用夏校学到的供需曲线分析工具,构建简易市场模型,完成了 “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变化原因分析” 的全英文展示,并收获了授课导师的表扬信。

这段经历不仅帮我巩固了专业基础,还在团队协作、调研总结和公众表达上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也让我更加确定,经济学就是我想深入学习的专业。

个人活动成就(必填)List of Achievements

要求填写 1-4 项个人活动成就,涵盖课外学术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ies)与非学术类活动(Non-academic Activities)。尽管学校提供 “Not Applicable”(无相关成就)的选择,但这一展示自我的关键机会务必珍惜 ——它绝非简单的经历罗列,而是向招生官立体呈现你学术潜力、综合素养与独特个性的核心窗口。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US官网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填写前,同学们不妨先明确核心方向:你希望向招生官传递哪些个人特质(如学术探索力、跨文化协作力、问题解决力)?哪些活动最能精准印证这些特质?在此基础上从经历中筛选,避免盲目罗列。

填写时,除了明确活动名称、地点、等级、时间等基础信息,还需要用具体细节描述你的关键贡献 —— 包括在活动中担任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取得的量化成果及背后的意义

比如往期参加阿思丹夏校的同学,为了凸显自身学术能力,便聚焦夏校经历展开描述:

在夏校学习了 SIR 传染病模型、病毒感染机制及疫苗研发原理后,主动组织小组成员完成 “肯尼亚地区疫情防控方案” 主题项目。过程中,运用 SIR 模型拟合当地疫情传播数据,结合病毒感染机制设计分层防护策略,同步参考疫苗接种优先级提出资源分配建议,最终的全英文方案展示获导师 “逻辑严谨、贴合实际需求” 的书面表扬。

Documents 文件上传

所有申请信息填写完毕后,申请者可以根据以上模块填写的内容,在【Documents】模块上传对应的活动经历证明/证书。

请注意:填写信息、上传文件时请务必提前检查,确保信息无误。一旦提交申请,无法再修改内容。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US官网

04.冬夏校经历呈现之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NTU)本科申请中,仅部分专业(如艺术设计、部分人文社科等)明确要求提交个人申请文书(Personal Statement)、作品集(Portfolio)等材料,其他专业无需强制提交文书,但学校官方依然鼓励所有申请者(无论专业)补充课外学术活动、实践证明等材料,以全面展现自身竞争力 —— 从实际申请趋势来看,多数学生会选择在网申系统中主动提交这类补充材料,通过凸显专业适配性与综合能力强化申请优势。

通常,申请者可通过网申系统的【Achievement(个人成就)】或【ABA(Aptitude-Based Admission,能力筛选型录取)】模块呈现自身课外获得经历,对应的证明材料需在申请截止日期前,通过网申系统的 “查询申请进度(Check Status)” 页面的材料清单列表完成上传。

个人成就(必填)Achievement

此模块为必填项,需申请者罗列相关活动(含冬夏校),每段经历简述需要控制在 200 词以内,核心是通过具体细节客观说明自己在活动中的具体角色、行动以及成果。

能力筛选评估模型(选填)ABA (Aptitude-Based Admissions)

南洋理工大学(NTU)鼓励所有专业申请者提交该模块材料以增强申请竞争力,无论你是在学科测评挑战中获奖、在专业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还是拥有作品集等专项成果扽,均可通过该模块呈现。

申请者需同步提交相关经历证明,并针对模块内问题提交不超过 200 词的短文。同时,该模块要求提交 1-2 份在线评估材料(推荐信),推荐人优先选择课外学术活动导师、科研项目指导老师、非营利组织负责人或行业专业人士等;推荐信需客观评估申请者的学术潜力、责任感、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等(官网明确要求涵盖这些维度),且必须由推荐人通过网申系统直接上传,不可由申请者代交,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图源自NTU官网对ABA筛选模块的说明

如往期参加夏校的同学在该模块这样写道:

在这次夏校中,我所在小组的项目主题是石墨烯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我主要负责梳理不同维度下石墨烯的适用场景,我首先结合学习内容将石墨烯的应用拆分成了储能和导电两个方向,再结合先进材料传感器逻辑,补充了它在柔性传感器里的适配性。最终,我们的展示方案获得了授课导师的认可,成为了优胜小组。

05.申请小Tips

01、提前规划申请时间线,利用假期时间参加1-2个夏校等强学术活动英语很重要,英语未达标,很多TOP夏校会无法申请),把夏校选择当做大学申请预演提前做好功课,帮助自己筛选学校、专业以及积累申请素材。

02、及时记录自己的夏校参与感受、收获、甚至困难(及如何克服),尤其是:对于专业选择的启发、触动、让自己匹配意向专业的模块(很多同学参加夏校时并不是当年就申请,做好记录非常重要)

03、提前在学校官网了解意向专业的录取要求和准备材料,梳理活动经历,打造与目标院校和意向专业高度匹配的申请材料。

注:新加坡无统一网申系统,只能在学校官网单独申请,因此更看重申请者与学校的双向奔赴。

如果你也希望利用冬夏校,明学术能力,培养名校需要的多元能力,丰富申请文书素材,请不要错过正在火热报名中的2026阿思丹世界名校冬校。

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新加坡本科申请必看:夏校经历如何转化为网申加分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决胜英美名校申请:高中心理学课堂的终极通关秘籍——用“软实力”提升申请竞争力!

下一篇

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Bizyaeva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