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EPQ专访嘉宾恭喜获得EPQ好成绩!
科研之路善思善行
ASDAN EPQ明星学员
马同学
Maksim
EPQ课题:《添加填料如何影响树脂防锈漆的性能?》
How does adding fillers affect performance of resin anti-rust paint?
所在高中:BANZ全球化校区(嘉定)
EPQ成绩:A*
TA(中方学术导师):法老师 Eden
SA(英方导师兼考官):Susan K.
申请目标:牛津/帝国理工/曼彻斯特大学
前言:
源于生活小事的选题灵感、突破条件限制的创新实验,对向往英国G5名校的Maksim来说,这段EPQ经历充分展现出他发现问题的敏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是文书中展现学科思考与个人潜力的最佳素材,高度契合名校的人才期待。Maksim说不要小看生活思考,它们是你延伸认知的重要起点。阅读专访,和Maksim一起轻松开启科研↓↓
目标英国G5,
EPQ是申请大加分项!
我申请主要考虑英国方向,梦校是牛津大学,除此之外还有帝国理工和曼彻斯特大学。EPQ是我文书规划中的必备内容,老师们也都觉得我完成得不错,这是我申请中的一个很大加分项。

最新UCAS文书中,EPQ作为第二问示例
在刚入学时我就通过学校老师了解到了EPQ,这种可以自主进行科研并撰写论文的形式立刻吸引了我。一方面EPQ能为申请加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我个人的兴趣,我想有一个机会督促自己完成这样有挑战性的项目,EPQ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未来计划在本科阶段攻读材料科学专业,我在EPQ研究的涂料与复合材料方向与我的专业目标高度契合。这是我第一次完全自主进行系统且严谨的科研,运用了我迄今为止学到的所有知识,我相信这次EPQ所学能为未来的学习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Maksim的研究思维导图
抓到掉漆栏杆,我抓住了选题灵感!
我们宿舍的钢制床架外层刷了防锈黑漆,我刚入学时就发现漆面已经老化,手一碰就会沾上不少黑屑,后来换宿舍后也有同样的问题,这让我开始思考有没有提高漆面耐用度和防腐蚀性能的方法,这个EPQ课题可以说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Maksim观察到的日常锈蚀现象
我从小就对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经常看化学、物理类的科普书籍和电视节目。进入高中后虽然课业繁忙,但我依然会通过手机关注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阅读国内大学的相关教材,这些长期积累也是我能够将生活观察与材料科学联系起来的重要原因。
宿舍也能做实验,动手实现严谨科研!
l 务实思考推动实验落地
在二手调研阶段,我严格围绕涂料腐蚀和树脂复合材料等关键词展开文献检索。选择实验材料时,我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在学术论文中较常见且研究难度相对可控的材料;二是结合自身情况,重点考虑购买难度、成本与安全性。最终选定了纳米氧化铝、滑石粉、碳酸钙三种安全常见且易于购买的材料。

Maksim购买的实验材料
我参考国家标准,设计了多个实验来测试涂料的综合性能。将涂有不同涂料的金属片放入酸性溶液中,通过测量其质量减少的程度来衡量耐腐蚀性;此外还有用刀划格后观察脱落情况来进行附着力测试,以及弹性模量测试和耐磨测试等。

Maksim的实验过程
l 自制设备破解环境难题
我的大部分实验主要在学校的宿舍进行,当时正值秋冬,环境温度不利于涂料快速干燥。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带加热条的泡沫保温箱,通过主动控温控湿,为所有样本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干燥环境,有效控制了这一关键变量。

Maksim制作的保温箱示意图
作为新手,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为了学习涂料调配技巧,我专门上网观看了模型涂装工人的操作视频。研究过程中,涂料因样本竖直放置导致底部堆积,难以保证厚度均匀,我就制备大量样本后从中挑选出厚度最均匀的进行测试,并通过计算平均值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尽管条件有限,但我尽最大努力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导师全程把关,引领科研实战!
通过系统的实验测试,我发现添加不同组合与配比的填料可以改变涂料的性能,而添加量的控制则要遵循中庸之道,比如适量的酒精添加能加快干燥速度,但过量反而会导致孔洞和强度下降;其中纳米氧化铝展现出最佳的防腐蚀性能,这为实际的涂料配方优化提供了明确方向。

Maksim的实验数据(节选)
回顾整个EPQ过程,SA(英方导师兼考官)Susan和TA(中方学术导师)Eden两位导师从始至终都给了我很多支持。在确定选题后,两位导师就教我如何对项目和未来要进行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规划。
实验设计阶段是挑战最多的环节,两位导师不仅给我分享了很多选择测试方法和调配涂料的实操经验,在我苦于无法按照国标要求使用大型砂轮进行耐磨测试时,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灵活且实用的建议,比如可以使用美甲打磨机作为替代方案。
Maksim和导师讨论实验方案
TA教我使用思维导图等很多实用的科研工具,让我学会了如何高效推进每一个细分任务;SA在前期调研时给我分享了不少与课题高度相关的研究论文,持续督促我的进度,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我在说英语时会有些卡顿,但SA总能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和她沟通非常顺畅。
科研可以很轻松,小题也能大作为!
回顾这段EPQ经历,虽然在时间规划上还有提升空间,但我还是想夸夸自己,从实验到论文撰写,我独立策划并执行了整个研究流程,这极大锻炼了我的逻辑规划能力;这也是我第一次写超过5000字的英文学术论文,我的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EPQ是一个非常考验自觉性的项目,导师会给你设置任务节点,具体的内容都要靠自己主动完成,我在这个过程中将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用于我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输出过程。

Maksim在EPQ的重要收获
很多同学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科研必须要严肃且高深,但其实很多太大太深的课题对我们高中生来说很难研究充分。
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经历让大家意识到,其实可以把科研看得轻松一些,就像我在掉漆的床栏杆上找到了灵感,之前很多高分的EPQ学长老师也在研究奶茶、冰淇淋,只要你对自己选择的题目投入热情和激情,就能做出很好的结果。
太过深奥的课题容易离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太远,导致真正能够独立完成的部分非常有限,相反那些从日常生活中萌生的、看似简单的课题,恰恰能让我们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我们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更好地提升自己。
更多化学相关的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