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作为早申截止前的最后一次SAT考试机会,又是在长假期间,10月场的SAT考场热度不减,但由于新增9月场考试的有效分流,部分同学已经提前获得满意成绩,今年同比去年考试人数基本持平。下半年8、9、10月三场联报似乎已经成为了SAT考试规划的显著趋势。

【考试难度】

考试的整体难度和官方bluebook机考自适应七套题(以下简称七套题)的难度持平,每个题型的题量和频率和七套题中略有不同,但也符合官方文件中的说明。相较于8月考试,这次考试重复题略多,阅读部分的重复率在30%左右。标化考试难度趋于稳定,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本次考试的回忆吧

【Reading & Writing Section文科回顾】

M1都还是比较轻松的,老师写完后还有剩余时间可以检查,M2词汇难度和文本长度都有

增大,但推断题、加强削弱题有一些老面孔节省了时间。老师做到的这套题题目分布M1和M2都是1-15为阅读题、16-27为文法题。

首先这些题,做过机构模考题的同学肯定不陌生(部分题目条件或选项略微改动)!

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此外,老师还遇到了下述题目,这些题后续都会收录进机构模考题哦,期待一下!

词汇题:考到了really、intention for、imitation、compensate、barricade、deferred to、intermingled、proxy、deterrent、abated、reverted、acquiesced、oscillated、contrivances of等词,大部分也算是大家的老朋友啦~下面是今天考场上的几道M2难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下:

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文本结构/目的题:大部分都是比较经典的重复变色龙题(所有的重复题都早已收录在机构自编讲义和模考系统中,部分题目可以参看前面的截图),包括:“通过community science研究蝴蝶”、“联邦党人文集Federalist Papers中文章的作者是谁”、“MOMA”“Anne Spencer的Translation这首诗”等。

主旨细节题:考到了几道经典变色龙题:“人们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生物”,“女性在cryptology领域的贡献”“OFT理论/强月光时动物的捕食行为”、“Matthew Arnold的Culture and Anarchy一书的选段”。

双篇互联题:老师做到的双篇题出现在M1中,比较简单(祝大家都抽到同一套题!)。文本1说科学家们可以从化石中了解到很多史前树懒的信息。但是研究现今存活的树懒可能很困难。在野外,L树懒和其他树懒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度过。由于它们出色的伪装和缓慢的行动,很难观察到它们。

文本2说科学家现在可以通过使用背包监测器来记录树栖树懒先前不为人知的活动。这种监测器可以提供信息以纠正误解。人们长期认为树懒行动缓慢是因为懒惰。但事实上,树懒的缓慢动作是有用的。行动缓慢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具有敏锐视力的捕食者的侵害。题目问双篇共性,两篇文章都讨论了什么主题。答案应该选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loths(对树懒的科学研究)。

图表题:考到了几道经典重复变色龙题,包括:“几种鸟的平均质量”、“maximum charge measured for various pollinators” “Studies of Cougar Population Density”等。

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文本证据题:考到了几道经典重复变色龙题,包括“加州的灌溉系统”、“自传体小说”(有趣的是这道题此前一直是推断题的经典题,这次变成了support)、“选出The Clouds中关于诡辩家夸大自己智慧的quotation”等。

推断题:考到了“invasive species的判定”、“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经典重复题。此外,下面这道考场新题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SAT考情回顾|10月考试又见新趋势和“老朋友”

文法逻辑词题:考到了specifically、therefore、rather、in contrast、instead、concurrently等,都是逻辑词中的老面孔了。同时本次考试中也不像前两次又非常贵的选项(如 “illustrating this trend”),还是比较友好的。

文法notes题:这次中规中矩,没有出现以前选项内容不符合notes的这种陷阱,考到了“比较两条河流长度”等重复题。

【Math Section数学回顾】

数学的部分中规中矩,还是延续了前几次的风格, M2难度>>M1难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题目文字量变大以及计算量变大。大部分同学在做M1的时候基本留了十几分钟可以再检查一遍,但是M2最后几道题题目信息比较绕、计算量较大。也有同学反馈抽到了特别难的数学部分,做的比较“崩溃”。但总体考点上还是中规中矩的常规七套题考点,包括直线斜率、二次函数根的判断、单位换算、x或y轴截距、相似三角形,概率等。所以在理解考点、掌握了公式定理后,数学也不能盲目自信,还是要扎实刷题,总结错题,熟练各种可能的问法。

【备考建议】

阅读:多读长难句,习惯快速、准确地阅读较难的句子文本;多积累单词,官方文本中出现过的单词一定不能放过;学会梳理文本逻辑和句间关系,这项技能不管是对主旨题还是对细节题都非常有帮助。

文法: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语法知识点,每项规则都一定要烂熟于心,到烧成灰也能认识它的程度。对于题目而言,我们不仅仅要做对,而且要在【长难句】中也能【快速】做对,尽量节省时间。

数学:基本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并且要深入研究官方题目中的各种“惊喜”类题目,这些题目是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同时一道题里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条件,考察大家对条件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10月场考试结束后,2025年仅剩下11月、12月两场SAT考试,也是常规申请前的最后考试机会;正如讲座中老师所讲的那样:对于难度较高的SAT考试,一次出分是极少数的“强者故事”,大多高分背后都离不开同学们背诵单词、整理错题,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与付出和老师们清晨、深夜答疑讲解的辛勤身影。

因此,无需畏惧一时成败,而是要把握住每次考试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完成自我超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德国博士后在哪里任职?

下一篇

园外弘毅DSE课程开放日回顾 | 深度体验DSE课程魅力 见证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