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生物学系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Lok)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香港大学 生物学系的博士生导师Prof.Lok,通过这样的“方法论”,让大家学会如何从了解一个导师开始,到后期更好地撰写套磁邮件及其他文书

香港大学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Lok)

研究领域解析和深入探讨

Dr Lok的研究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均处于化学、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地带,兼具基础研究深度与临床转化潜力。

  1. Metal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该领域探索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与医学应用。金属元素(如铱、银、金)的独特化学性质使其在生物催化、信号传导及药物研发中占据特殊地位,相比传统有机药物,金属基化合物常具备更强的靶向性和作用活性,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2. Chemical Biology and Proteomics:化学生物学通过化学工具解析生物过程,蛋白质组学则聚焦蛋白质的整体表达与相互作用。二者结合可实现对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的精准识别与功能调控,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靶点发现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3. Drug Discovery:以基础研究为依托,致力于开发新型治疗药物,研究覆盖从靶点筛选、化合物设计合成到体外活性验证的关键环节,直接对接临床需求,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精读教授所发表的文章

Dr Lok近年发表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疾病治疗靶点、纳米材料生物应用及分子成像技术等方向,研究结果发表于多个国际权威期刊。

  1. 2024年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首次报道Iridium(III) carbene complexes作为强效girdin抑制剂,为转移性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策略。girdin蛋白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键分子,该金属配合物的发现填补了girdin靶向药物的空白。
  2. 2023年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Stem Cells研究证实,Silver nanoparticles可在体外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成骨分化。这一发现为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拓展了纳米材料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场景。
  3. 2023年发表于Analysis & Sensing研究开发了基于活性的荧光成像技术,实现了对活细胞内Alcohol Dehydrogenase活性的实时监测。该技术为酒精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高效工具,提升了分子水平检测的精准度。
  4. 2023年发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研究发现,Dihydroartemisinin通过结合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抑制转移性肝细胞癌的生长。该研究揭示了双氢青蒿素抗肿瘤转移的新机制,为老药新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5. 2022年发表于Cell Reports研究指出,慢性I型干扰素信号会通过促进脂质过氧化驱动CD8+ T细胞终末耗竭,从而降低抗PD1治疗的效果。这一发现为优化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教授的学术地位

Dr Lok作为Honorary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在相关研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资历和广泛影响力。

  1. 期刊发表其研究成果多见于PNAS、Cell Reports等国际顶级期刊,这些期刊在生命科学、化学领域具有极高认可度,反映了研究工作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性。
  2. 研究产出已发表75篇学术文章和11篇会议论文,研究跨度近十年,展现了稳定且持续的研究能力,研究方向覆盖金属药物、纳米生物材料、疾病机制等多个前沿领域。
  3. 跨学科影响力研究团队涵盖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形成了多元协作的研究模式,其成果既推动了基础学科理论发展,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有话说

Dr Lok的研究呈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融合特征和实用导向,其创新价值与发展潜力可从三方面解读。

  1. 金属基药物的创新突破:传统药物研发多聚焦有机分子,而Dr Lok团队专注于铱、银等金属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利用金属离子的配位特性和电子转移能力,开发出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分子,为耐药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 技术方法的跨界应用:将纳米材料技术、荧光成像技术与生物学研究结合,如金纳米颗粒辅助激光消融技术用于生物组织提取,活性荧光成像用于酶活性检测,既拓展了化学技术的应用场景,也提升了生物医学研究的精准度。
  3. 临床转化的明确导向:研究选题紧密围绕癌症转移、骨修复、肝脏疾病等临床痛点,从靶点发现到药物分子设计均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如girdin抑制剂、成骨诱导纳米材料等成果,未来有望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

博士背景

Jasmine Li,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博士生,专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疾病的新策略。擅长运用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复方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质量控制标准。在研究中药抗炎镇痛活性成分及其分子靶点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和《Chinese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11月8日丨科桥开放日暨2026学年预录取考试通知

下一篇

985 本科到康奈尔ECE博士再到湾区大厂硬件工程师故事分享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