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开始,哈佛将不再招收国际生?
继哈佛大学硬刚特朗普政府之后,事情终于有了进一步的后续,但这个走向却并不乐观。当地时间22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学校招收国际生!
NO.01、禁止哈佛招收国际生
哈佛回应:非法且有害
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声明中透露,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宣布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质的决定,并将此视为对全美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示。诺姆表示,“招收国际学生是一项特权,而非权利”,由于哈佛大学多次触犯联邦法律,这项特权被官方收回。
声明进一步强调,哈佛大学不仅被禁止招收新的国际学生,学校内的外国学生如果不转学,也将面临失去合法身份的后果。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了舆论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信件
而哈佛大学随后迅速作出回应,在声明中直指特朗普政府的行为非法且有害,校方已启动紧急应对措施,为受影响的社区成员提供指导与支持。哈佛着重指出:
学校将全力确保哈佛能够继续接纳国际学生与学者,这些来自140多个国家的群体,为哈佛以及整个国家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该校目前共有近6800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左右,其中大部分持有F-1或J-1签证。
CNN官方统计近20年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比较政治学保罗・F・麦圭尔讲师皮帕・诺里斯在周四接受《卫报》采访时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实质上切断了美国学生接触国际知识的桥梁,不仅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更从根本上损害了国家竞争力……对教育一线而言,这意味着教学体系将面临结构性冲击”。她强调,国际学者带来的跨文化视角和学术碰撞,本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引以为傲的优势,而政策的短视性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NO.02、特朗普VS哈佛大学谁才会是最后赢家?
美国政府可以直接禁止学校招收国际生吗?
答案是:确实可以。
政府有权将学院从学生交流访问者项目中除名,使其没有资格在校园内接收外国学生,而且也确实这样做过。然而,通常是出于法律规定的行政原因,如未能保持认证资格、缺乏合适的教学设施、未能聘用合格的专业人员,甚至是未能“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机构运作”,其他学院在关闭时也会被除名。
“除了法规中列出的行政问题外,我从未见过因为其他原因而撤销(院校的相关资格),”美国教育委员会政府关系副总裁萨拉・施普雷策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回顾特朗普的政治生涯,这种“前所未有”倒是比比皆是👇
特朗普曾高调提出:要让“大学毕业生(包括社区学院)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自动获得绿卡,能够留在这个国家”。但在短短一周后,特朗普团队就顶不住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光速打脸,撤回了这个“绿卡承诺”。
一上台就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又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增10%关税,4月更是推出“对等关税”,将对华关税大幅提升至125%。宣布次日,却又表示 “授权对不报复的国家暂停90天”。
近日与哈佛大学的矛盾持续升级,中间却称双方对抗的导火索——那封引发哈佛与美国政府对抗的信件并非出自白宫授权,完全是一场“误发”闹剧。但如今事态持续发酵,已然难以收场。
……
因此,就像以上总是“出尔反尔”的决策一样,特朗普此番举动本质上是在不断透支美国的信誉。以哈佛为代表的国际留学生群体,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才,且普遍对美国抱有好感与认同。特朗普政府直接将这些“最聪明的脑袋”拒之门外,无异于动摇美国高等教育的根基,其负面影响或许将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与国际形象塑造上逐步显现。
而在哈佛大学387年的校史中,与政治权利的博弈从未停歇,那些“鲜少败绩”的传奇背后,也是学校制度与价值观的奋力顽抗👇
独立战争时期,当英国殖民当局试图掌控殖民地教育命脉时,哈佛率先将校务迁至康科德坚持办学,在此期间培养出56位《独立宣言》签署者中的8位,奠定了“学术独立即政治独立”的精神底色。
在冷战 “红色恐慌” 巅峰期,哈佛顶住联邦调查局的压力,拒绝交出疑似共产主义倾向的教职工名单。尽管为此失去30%的联邦资助,却赢得整个学术共同体的敬意,并最终推动1957年最高法院对《史密斯法案》的限制性判决。
越战期间,面对政府镇压校园反战示威的指令,哈佛选择关闭行政大楼,成立由师生共同治理的“危机委员会”,将街头运动转化为课程改革的动力,直接催生了美国高校首个战争伦理研究项目。
2008年金融危机中,当全美高校捐赠基金平均缩水18.7%时,哈佛通过提前减持次级债、增持私募股权等前瞻性布局,实现3.8%的正收益。
如今与特朗普政府的对抗,本质上是历史的重现。这场斗争中,哈佛在财务、法律和舆论的优势下,不见得会输👍
NO.03、极限72小时留学生该何去何从?
由于存在“72小时时限”,哈佛校方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全部回应,否则暂停状态将持续,直接影响现有学生的签证合法性。
未来三天内,哈佛会在多大程度上妥协、其他高校如何应对(如MIT已发文声援国际学生),以及各方势力如何博弈平衡,已成为观察美国名校乃至社会政治生态走向的关键窗口。
MIT发文声援国际学生
那么面对在这样的变化,中国留学生该如何做好准备?
已在校学生:保持冷静,关注校方行动目前哈佛大学已紧急启动内部政策会议,并明确将通过法律诉讼展开 “第二轮博弈”。例如2020年特朗普政府试图以“禁止留学生上网课,即剥夺签证”的政策限制国际学生,就在哈佛与MIT的联合诉讼下被迫撤回。建议同学们多多关注学校官方通知,及时申请校内法律或移民事务支持,必要时可参与法律援助行动。
计划申请哈佛的学生:灵活规划,保持镇定
从现有信息判断,该禁令并非永久性措施。哈佛大学完全可能通过提交合规文件或赢得诉讼,恢复招收国际生的资质。建议申请者短期内不要轻易改变计划,如果实在担心,也可以做二手准备同步考虑其他备选院校,增强申请策略的灵活性。
总的来说,哈佛大学拥有顶尖法学院和资深的法律团队,势必会迅速提起诉讼。而且从历史经验看,哈佛赢得诉讼的可能性非常高!老师也将持续关注事件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