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fall申请季关键变动:扩招与审核标准革新
1、显著扩招,机遇窗口扩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在2025学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显著增长,总录取人数从11,714人跃升至13,072人,增幅高达11.5%!扩招主力集中在商科、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热门领域。以商业分析硕士为例,2025年录取人数达到297人,相比往年约200+的名额,增幅接近50%。这波扩招潮,特别是跨学科专业名额的增加,为26fall申请者释放了更多宝贵机会。
2、录取偏好转向“跨文化适应力”,审核机制升级
自2025年起,NUS招生审核出现重大转向:“国际背景”与“跨文化适应力”成为核心评估维度。拥有以下经历的申请者将获得显著优势:
·参与国际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等)
·跨国志愿服务经历
·海外高校交换学习经验
同时,审核流程迎来重要升级:采用 “AI初筛 + 人工深度复核” 双轨制。这意味着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核查和与项目的精准匹配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关键,申请者需要更加精心打磨每一份材料。
政策更新:本科重大突破与语言门槛调整
1、历史性开放:中国高考生可直申NUS临床医学本科 (要求趋严)
·重磅变化:NUS 首次正式面向中国高考生开放临床医学本科课程申请,这为中国顶尖理科生开辟了重要升学路径。
·材料要求升级:所有中文申请文件(如成绩单、毕业证等)必须提供6个月内由官方公证机构出具的英文译本。建议提前准备学术证明、推荐信等核心材料的双语版本。
·工程学院新规:新增提交「核心课程学分对照表」要求,部分专业雅思单项分数要求提高。务必在申请前仔细核对目标专业官网的最新详细要求。
2、语言要求呈现结构性调整:有降有稳
·经济学硕士:语言门槛降低!雅思要求从 6.5 降至 6.0,托福要求从 90+ 调整为 85分。
·本科申请 (通用):雅思写作单项要求 从 6.5 降至 6.0。
·重要提醒:南洋理工大学 (NTU) 商科本科申请仍维持雅思写作 6.5 的要求,申请者需特别注意区分两校政策。
3、新兴交叉学科上线,开辟转专业通道
·新项目推出:NUS 新增多个跨学科前沿项目,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独特优势:这些项目为理科背景学生转向商科/金融科技领域提供了“绿色通道”。
·关键注意:申请者需特别关注项目对本科先修课程的具体衔接要求,确保自身背景匹配。
26fall申请时间线:抢占先机,规避节点
一、 本科申请
高考生
·开放时间:2025年11月
· 截止日期:2026年2月28日(建议预留1个月材料公证时间)
· 硬性门槛:高考分数超一本线100分以上 + 雅思总分6.5(写作≥6.0)
国际课程学生
·终极截止日:2026年2月26日
·绩基准:A-Level需3门A* 或 IB总分39+(部分热门专业要求更高)
二、硕士申请
商科/计算机等热门领域
·黄金窗口:2025年9月-10月开放
·截止预警:2026年1月31日(部分项目名额招满即止)
·核心策略:实行滚动录取(Rolling Basis),首轮提交者录取率提升30%+
法学/建筑等特殊专业
·突发变动:部分项目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0月15日(较往年压缩半个月!)
·应对方案:立即启动文书撰写,最迟8月定稿
三、材料提交指南
系统强制规定:全面推行无纸化申请,上传后禁止任何修改。
·避险操作:
所有文件提前扫描为高清PDF(成绩单需加盖学校骑缝章)。
推荐信务必确认教授邮箱有效性,避免链接失效
提交前使用「文档预览功能」逐页核验清晰度
·录取偏好:背景差异化下的精准突围策略
本科赛道:顶尖高中(如深圳中学、人大附中)学子手握奥赛、AMC或机器人省级以上奖项更易脱颖而出;普通高中申请者则需聚焦科研项目(如论文发表、专利持有)或深度学术实践(如权威科研夏令营)来强势弥补背景差距。
硕士赛道:985/211及海本学生均分80-85即可锚定主流专业,部分理工/冷门社科门槛可放宽至80+;而双非学子必须冲刺88-90+均分,并叠加硬核履历(如顶级名企实习、顶会论文)——商科标配GMAT 700+,工科需GRE 320+(量化165+)。
跨赛道加分项:商科/计算机申请者必备2-3段高度对口实习(投行、科技大厂为黄金选项),Kaggle竞赛奖项或深度科研项目经历将成为撕开竞争缺口的利器。
四、费用与生活成本
1、学费基准(年付)
本科:人文社科 3-3.5万新币(≈16.2-18.9万人民币*),理工科 4-5万新币(≈21.6-27万人民币)。
硕士:整体较本科上浮15%-20%,商科硕士普遍 5-7万新币(顶尖项目突破8万新币)
2、住宿成本暴涨应对方案
校内宿舍:
500-800新币/月(≈2700-4300元)(需提前6个月提交申请,建议与入学申请同步启动)
校外租房:
市中心单间:1200-1800新币/月(较2023年涨幅40%!)
近郊合租:800-1200新币/月(通勤成本需额外计算)
申请TIPS
面对持续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建议提前12个月启动,用3个月深度打磨成绩单认证、文书逻辑与教授推荐信背书,为语言考试预留2-3次刷分窗口;特别关注新增专业课程匹配度陷阱,跨专业申请者必须用文书构建清晰的背景,将早规划转化为精准行动力,在NUS角逐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