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不仅是智力的比拼,更是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
从小学到高中,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得精准匹配不同梯度的竞赛资源,才能在保持学习热情的同时实现能力跃升。
本文将根据 1-12 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国际热门数学竞赛,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份科学完整的竞赛规划指南。
01启蒙阶段(1-2 年级):兴趣培养为先
目标竞赛参考
袋鼠(Math Kangaroo)
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SASMO)
美国数学思维挑战(AMO)
1-2 年级是数学思维的萌芽期,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趣味活动建立对数学的好感。
虽然正式竞赛较少,但可以参与袋鼠数学、美国数学思维挑战(AMO)、以及新加坡 SASMO 竞赛的最低年级组(Primary 1-2)。
这些竞赛的题型主要包含图形认知、简单计数等基础内容,题目以彩色插图呈现,能有效激发低龄儿童的参与兴趣。
备考规划
机构针对G1-G2 年级的低龄孩子推出了《G1-G2的国际数学竞赛分级课》,课程学习偏趣味性,侧重数学思维启蒙。
课程内容会同步:袋鼠数学、SASMO (Primary 1-2),以及AMO竞赛的核心能力需求。
以动画绘本、积木拼搭、数学桌游等形式开展教学,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建立数学兴趣,为后续竞赛打下心理与能力基础。
02入门阶段(3-4 年级):首次竞赛体验
目标竞赛参考
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SASMO)
美国数学思维挑战(AMO)
澳大利亚数学竞赛(澳洲AMC)
3-4 年级学生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适合参加正式竞赛积累经验。
这个阶段的竞赛目标不应局限于获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建立 "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的信心。
美国数学思维挑战(AMO)是美国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MOEMS)的附属赛事、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中小学数学赛事之一。面向所有2-12年级的学生开放(每个年级有相对应的试题)。
而澳洲 AMC是针对3-12年级同学,并划分出五个等级考试(见下图)。
澳洲AMC/美国AMO/新加坡SASMO怎么选?
从竞赛难度上来看,澳洲AMC对低龄孩子更友好——A/B级适合 3-7 年级学生入门,双语 + 低难度,先建立竞赛信心。
对有长远规划的亚洲孩子来说,新加坡的 SASMO(Primary 3-4 年级组)和美国数学思维挑战(AMO)是理想选择。
因为孩子要是能在 新加坡SASMO 和 AMO 中获奖,将能有资格参加进阶赛事:“亚洲顶级数学竞赛”——SIMOC(即新加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挑战赛)。
SIMOC作为 SASMO 和AMO的晋级赛事,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参赛者,SIMOC也设有小学和中学组别,每个年级单独命题。
SIMOC考试范围增加了组合计数、简单数论等内容,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
备考规划
机构针对G3-G4年级的孩子,设计了《G3-G4国际数学竞赛分级课》。
课程内容40% 的题目与校内知识衔接,60% 涉及拓展思维训练+真题训练,能让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感受挑战。
03进阶阶段(4-6 年级):培养竞赛能力
目标竞赛参考
澳洲 AMC
美国 AMC8(适用Pre-AMC8基础课过渡衔接)
英国数学初级竞赛(JMC)
4-6 年级是培养竞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以上竞赛都非常适合这个阶段,主要涵盖分数运算、基础几何等知识点,通过模块化练习夯实小学数学基础。
AMC8美国数学竞赛是针对8年级及以下学生的数学测试,国内小学生群体参与人数众多。主要涵盖分数运算、基础几何等知识点,通过模块化练习夯实小学数学基础。
JMC英国初级数学竞赛(Junior Mathematical Challenge),是英国UKMT系列中的入门级竞赛,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校园数学竞赛。JMC面向的是7 年级(初一年级)及以下学生,成绩受全球大部分学校都认可JMC成绩,尤其是英联邦国家。
AMC8和JMC怎么选?
与 JMC 平滑的进阶过程不同,AMC 系列更偏向 "跳跃式" 进阶,尤其 AMC8 与 AMC10 间表现明显:学生通常 7-8 年级考 AMC8,而 AMC10 要求 10 年级前完成,需在 2-3 年内掌握 AMC10 内容,难度较高。
从考察重点看:AMC8 深度更深,需扎实的基础知识、活跃的思维能力及广泛的数学知识面;JMC 则更侧重数学能力与逻辑推理技巧的培养。
选择建议:若目标冲击 AMC10/AIME 等高阶竞赛,且能接受短期高强度学习,优先选 AMC8;若倾向稳步进阶,侧重逻辑推理能力提升,JMC 更适配。
英国JMC考查内容占比
备考规划
机构《国际数学竞赛分级课》有专为G4-G6年级孩子设计的课程内容。
课程包括基础+冲刺两大块,内容覆盖:代数、数论、基础几何等核心知识点,同时融入AMC8、澳洲AMC、JMC 竞赛基础题型训练。
课程设计上注重 "广度 + 深度" 结合:广度上要覆盖小学全部和初中部分知识,包括代数方程、平面几何证明等;深度上要针对 AMC8 的后 5 题进行专项突破。
通过 "知识点精讲 + 真题演练"帮助学生适应晋级赛事难度;系统讲解小学奥数延伸知识与初中数学基础预习内容。
04冲刺阶段(6-8 年级):AMC 系列进阶
目标赛事参考
AMC8/AMC10 美国数学竞赛
加拿大欧几里得竞赛
6-8 年级是冲击 AMC8 高分的关键期,对于AMC8成绩不错的孩子,同时可以提前为 AMC10 做准备(即通过Pre-AMC10基础班作为衔接课学习)。
研究显示,AMC8 高分学生(20 分以上)往往在小学阶段就系统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内容。
8年级孩子还可以尝试提前准备「加拿大欧几里得竞赛」。
加拿大欧几里得竞赛是全球公认的“数学界托福”,是加拿大最具声望的数学竞赛之一。该竞赛面向9-12年级全球学生,含金量极高,其成绩是申请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奖学金的必备条件。
欧几里得难度如何?
欧几里得数学赛事考核的主要为高中难度数学题,1-7题难度适中,前5题类似AMC的前十题,需要确保答对。后面几道大题的难度开始提升
这个阶段要注意平衡校内学习与竞赛准备,建议在寒暑假进行集中强化,学期中保持每周 4-5 小时的训练量,避免影响基础课程学习。
备考规划
机构专为G6-G8年级设计《国际数学竞赛系列课程》:基础+专项强化。
课程分为两阶段:AMC8 高分阶段系统梳理全部知识点,以及Pre-AMC10的基础内容,通过 "专题突破课" 逐一攻克代数、几何、数论、组合、计数等难点;
6-8年级可以作为进阶比赛的预备阶段,提前预习初中到高中的核心数学知识,为后续高阶竞赛(如AMC10、欧几里得)铺垫。
05高阶阶段(9-10 年级):学术能力分化
目标竞赛参考
AMC10
AMC12
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竞赛呈现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挑战美国数学竞赛AMC10/12。
9-10 年级学生应主攻 AMC10 竞赛,该竞赛涵盖高中前两年的数学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数论等核心模块,但不涉及微积分。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AMC10 是竞赛入门的 “试金石”,AMC12 则是升学竞争的 “分水岭”。
选择时需要结合年级+知识储备+升学目标来考虑。一般来说,优先以 AMC12 为核心布局,兼顾 AMC10 的过渡价值,实现 “竞赛能力” 与 “申请竞争力” 的双重提升。
这个阶段的竞赛准备需要更具针对性:2024年分数线指出,AMC10 全球前 1% 约需 132-138 分(满分 150 分),要重点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掌握排除法、代入法等应试技巧。
对于目标冲击 AIME(AMC10 前 2.5% 可晋级)的学生,需要额外学习高阶数论和组合数学内容。
备考规划
机构推出AMC系列课,针对想立刻参加AMC10竞赛的G9-G10年级学生,可以参加【AMC10竞赛班】。
课程根据不同阶段学习,分为:基础班-进阶班-冲刺班。
06顶尖阶段(11-12 年级):名校申请冲刺
目标竞赛参考
AMC12
美国数学邀请赛(AMIE)
11-12 年级的竞赛成绩直接影响大学申请,因此需要精准规划。
AMC12 竞赛难度略高于AMC10。作为美国顶尖大学的 "敲门砖",AMC12的内容会设计三角学、高阶代数等内容,成绩优异者课晋级 美国邀请赛(AIME)。
而 AIME 成绩(通常 7 分以上)对 MIT、卡内基梅隆等名校的数学 / CS 专业申请具有决定性影响。
备考建议采取 "以赛代练" 策略,11 年级参加 AMC12 和欧几里得竞赛建立基础,12 年级重点冲击 AIME 和 HiMCM 特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大学 ED/EA 申请截止前(通常 11 月)需完成主要竞赛,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节点。
备考规划
机构「AMC12竞赛班」,基础班课程内容包含了AMC10所有内容 (除微积分),核心知识层面上多了对数、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图像、复数三个知识模块的考察。
在进阶课上,会突破排列组合、复数等难题,引入 AIME 衔接训练;
冲刺课程:全真模考 + 错题复盘,提炼 “选项代入法” 等实战技巧。
如何规划 如何备考?
1、学校课程优先,学有余力可以备赛。预修数学知识,提升难度,强化练习。
2、1-4年级优先准备SASMO、AMO、澳洲AMC;至少提前2个月备考。
3、4-7年级同步新加坡数学竞赛和AMC8竞赛。如能晋级SIMOC、IJMO,则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备考,AMC8可以从4年级开始备赛,通过长期课程来学习提升。
针对4-6年级孩子,推荐参加「Pre-AMC8基础班」进行过渡衔接。接下来的9月,机构将推出「Pre-AMC8基础班」。
【Pre-AMC8基础班】是专门为参加AMC8数学竞赛的低年级学生(通常是4-6年级)设计的衔接课程,旨在帮助他们巩固和补充AMC8考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熟悉竞赛模式和题型,并培养竞赛思维,为将来参加正式的AMC8竞赛做好准备。
4、8年级及以上,除了AMC10/12,其他数学类赛事还有不少,包括美国数学建模大赛、HMMT、普林斯顿数学竞赛、ROSS数学营等。当然其余学科类竞赛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备考。
数学竞赛就像一场马拉松,合理的节奏把控至关重要。无论哪个阶段,孩子参与竞赛都有其独特价值。
家长需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规划,让竞赛真正成为能力成长的助推器,而非沉重的负担。
机构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打造了Level 1- 8的完整数学竞赛学习阶梯 ——
从低龄起步
到逐步进阶的更高层级
覆盖各学段竞赛目标
形成「机构数学竞赛分级课程体系」
为孩子规划清晰成长路径:
想知道孩子水平适合参加哪些竞赛吗?了解更多关于国际竞赛的相关问题,可以联系机构老师进行测试预约或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