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定义大学价值?法国索邦大学退出THE世界大学排名

2025年9 月中旬,法国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正式宣布:从 2026 年起,不再向 Times Higher Education(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简称 THE Ranking )提交数据,其后也将退出 THE 的“世界大学排名”“学科排名”“影响力排名”等所有榜单。

谁来定义大学价值?法国索邦大学退出THE世界大学排名

图源:索邦大学官网

大学方面解释称,这一决定是其在“开放科学”(Open Science)和研究评价改革路径上的一步。作为 2022 年签署 CoARA(改革研究评价联盟)协议 的高校之一,索邦认为:“不应将大学排名作为研究评价工具”,“排名所依据的数据不够透明,也难以复现”,“其指标偏重声誉与引用,而不一定能全面体现大学在基础研究、教学、学生成功、社会影响力等多维度的表现”。

图源:索邦大学官网

此外,索邦还表示,它从未订阅 Scopus 数据库(THE 用其作为指标来源之一),并计划“退订 Web of Science”,转而更多使用开放、可验证的基础设施(如 OpenAlex 等数据库)来评估科研成果。

简单来说,这是一所世界名校主动“退出游戏”的信号:它选择不再参与 THE 排名体系,并借此表达对现有全球大学排名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谁来定义大学价值?法国索邦大学退出THE世界大学排名

索邦大学(法:Sorbonne Université;英:Sorbonne University)简称“索邦”(Sorbonne),是一所位于法国巴黎拉丁区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法国卓越大学计划高校,是4EU+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学校名称沿用“索邦”一词,“索邦”的历史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索邦神学院,后逐步发展为巴黎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在法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索邦大学校友中共产生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12位菲尔兹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72位,2025年THE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75名,2025年上海软科大学排名第43名

世界名校的集体反思

索邦并非首例。近年来,陆续有高校或国家层面,对国际大学排名提出疑义、进行抵制或“部分退出”。

2022年,中国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内地双一流大学主动退出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在去年,瑞士名校苏黎世大学也提出THE排名,理由是该排名无法反映大学开展的各种广泛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而今年,轮到了法国顶尖名校——索邦大学。

谁来定义大学价值?法国索邦大学退出THE世界大学排名

图源:苏黎世大学官网

不止 THE Ranking,在美国,一些法学院、医学院也曾宣布退出 U.S. News 排名体系。斯坦福、哥大、伯克利、密歇根、杜克、西北、乔治城、UCLA 等一批排名前15的名校,已集体宣布不再参与 U.S. News 法学院排名。医学院也紧随其后。哈佛医学院率先退出,一周之内,斯坦福、宾大、哥大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相继跟进。结果就是:U.S. News 医学院前十里,已有四所说“不”。

谁来定义大学价值?法国索邦大学退出THE世界大学排名

图源:华盛顿邮报

而在韩国,也曾有多所高校集体对 QS 排名发起“抵制”行动,认为排名方法不公平、不透明,对地方高校不利。

从不同视角看学校

要理解索邦大学等名校“退群”的背景,还有在不同体系中忽上忽下的排名情况,就需要先看看主流大学排名的评价逻辑。全球四大主流大学排名各有侧重:

  • THE Ranking 包含五大板块:教学(约30%)、研究(约30%)、论文引用(约30%)、国际展望(约7.5%)、产业收入(约2.5%),科研与引用权重最高。
  • QS Ranking:以声誉为主导,学术声誉(约30%)、雇主声誉(约15%)、师生比(约20%)、师均引用(约20%)、国际师生比例(约10%),主观声誉占比接近一半。
  • 软科 / ARWU(上海软科):科研导向最强,主要看诺奖和菲尔兹奖得主、顶尖学者、高被引论文和自然科学顶刊论文数,总体上 100% 聚焦学术成果。
  • U.S. News:依托 Clarivate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重科研表现,包括全球与地区学术声誉、论文总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比例、国际合作等,强调学术影响力和研究产出。

图源:QS Top Universities

联合国大学的报告中曾提及,QS、THE、U.S. News 等排名,各自采集大量高校、公开数据库数据,然后再“私有化”作为绩效分析工具出售。QS 的声誉调查在总分中占比高达 50%,THE 约 33%。上海软科排名中,诺贝尔奖、获奖校友等硬指标占比也较高,这使得那些在基础科研与国际大奖方面有优势的大学更容易被放大。

在一些学术评价研究中显示:对于体量较小、集中于高影响研究的大学,QS、THE 的模型可能表现较好;而对于综合型大规模大学,则某些排名未必敏感。而不同排名之间有时出现大幅不一致:一所大学在 QS 排名中名列前茅,在 ARWU 中却中段位置,这说明不同排名更像“从不同视角看学校”而非单一真理。

谁来定义大学的价值?

全球大学排名更多是一种对外传播和横向比较的工具,方便学生、家长和公众快速了解高校,而不一定适合作为大学内部治理和资源分配的依据。索邦大学选择退出,并不是拒绝比较,而是希望推动一种更加开放、透明和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教学质量、学生成长、社会服务等维度能与科研成果一样被重视。

然而,想要真正替代 QS、THE、软科等已有话语权极强的体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新的评价模式在权重设定、数据采集、指标选择等方面同样会面临博弈与挑战。换句话说,这既是一种理念上的主动选择,也是一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尝试。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排名可以作为参考工具,帮助了解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科研实力,但不应成为唯一决策标准。选择学校时,还应结合学科优势、教学质量、导师水平、毕业生发展、学习环境及生活体验等多维因素。特别是关注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更应以个人契合度和成长潜力为核心,而非单纯追求榜单排名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郑庆彬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下一篇

2026年BBO竞赛比往常提前90天开考 中国赛区BPhO Round 0上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