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入境人数骤降——八月比去年少了19%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赴美的国际学生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这份由《纽约时报》基于官方入境记录(I-94数据)分析的报告,揭示了今年秋季美国高校国际招生的严峻现实。
虽然这一数据与国际教育机构早前预测的下滑趋势相符,但它却与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上月公布的“国际学生略有增长”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 数据为何不一致?
专家解释称,《纽约时报》引用的入境数据仅统计新入境学生,并未包括那些暑假未离境的在美留学生,也未涵盖部分因学校开学较晚或获批延迟抵达的学生。
这意味着,真实的在读国际学生人数,可能比入境数据略高——但即便如此,签证延迟与签证面试冻结的影响已十分明显。
🛂 签证“冻结期”影响深远
由于美国国务院自5月起未再公布签证签发数据,来自国家旅游与旅行办公室(NTTO)的入境统计成了观察签证问题影响的少数窗口。
国际招生管理协会执行主任Clay Harmon表示:
“今年8月国际学生入境数减少并不意外。全球签证面谈曾在高峰期陷入冻结状态——即使官方宣布解冻后,许多关键签证中心的面试能力依然没有恢复。”
他指出,这种政策延迟对高校的招生季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 DHS数据被质疑“过早、过高”
与之相反,国土安全部旗下的SEVIS数据库在9月底公布数据显示,国际学生人数从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竟上升了0.8%。
这一数字随即引发NAFSA(国际教育者协会)强烈质疑。协会指出:
数据发布时间过早,许多高校尚未完成录入;
一部分F-1学生已在10月转为H-1B身份;
OPT实习生与在校生被合并统计。
这些因素都可能掩盖真实的入学下滑趋势。
🧩 学者观点:也许我们低估了体系的韧性
波士顿学院教授Chris Glass在博客中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这次或许是对“国际教育系统韧性”的低估。
“这有点像2016年美国大选的预测误差——不是方法错了,而是大家假设错了。”
Glass指出,OPT(选择性实习培训)项目的增长可能部分抵消了下降幅度,但“OPT的增加还不足以掩盖约15%的真实降幅”。
🌍 哪些地区受影响最严重?
根据《纽约时报》和国际教育公司Shorelight Analytics的分析:
来自非洲的国际学生入境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2%;
亚洲学生下降24%;
中东地区下降17%;
欧洲与大洋洲基本持平。
换句话说,美国的国际教育版图正发生明显的区域性重塑。
💸 留学生减少,影响的不只是学校
NAFSA预测,2025学年国际生总人数可能下滑15%。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高校将失去可观的学费收入,也将冲击大学城的经济、就业与创新生态。
“这不仅是招生数字的问题,”Harmon强调,
“这关乎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开放形象。我们可能正站在一个新的国际教育转折点上。”
📰 来源整理:《纽约时报》、美国国土安全部、Shorelight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