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秋季起,一份史密斯学院的重磅声明让不少申请者眼前一亮:
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资产低于20万美元的学生,将有资格获得免学费就读资格——无论你来自美国还是世界任何角落。
不仅如此,这一政策适用于国际生、转学生和在读学生,打破了多数美国高校仅面向本国生源的助学限制,也直接抬高了这所女子文理学院的国际吸引力。
"下一个150年":一场彻底的财务革新
这项名为“Next 150 Pledge”的计划,是史密斯建校150周年的重要战略行动,背后的逻辑很明确:让教育的门槛降下来,让真正优秀的学生不被经济障碍挡住脚步。
校方同步宣布:
- 所有申请者(包括国际生)免除申请费用;
- 奖学金无需贷款、100%满足经济需求;
- 学生还可申请实习补贴、创业资金等额外资助。
学校校长 Sarah Willie-LeBreton 强调: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来,更要确保他们能负担得起,能安心完成学业。”
换句话说:不是“包进”,而是“包到底”。
Smith 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在美国高校中有着独特的定位:
- 建校150年,女子文理学院中的“牌面选手”;
- "七姐妹联盟"成员,与巴纳德、韦尔斯利齐名;
- U.S. News 全美文理学院Top 15 常客,拥有超2500名本科生。
它位于麻省北安普顿,一座大学氛围浓厚、治安良好的小城。相较于综合性大学的喧嚣,Smith 更注重个体成长与表达空间。
如果你希望本科学习阶段获得更多教授关注、跨学科尝试、女性领导力培养,这里会是非常合适的土壤。
很多人以为女子学院就主打文学、艺术、人文。但 Smith 是美国最早将工程纳入本科课程体系的文理院校之一。
你可以在这里读到:
- 工程科学(获得 ABET 认证)
- 计算机科学 + 人机交互方向
- 统计与数据建模方向的交叉学科课程
- AI、可持续设计、新媒体方向选修课
- 在人文学科上,Smith 的强项也非常突出,尤其是:
- 政府学与社会研究
- 性别研究(与联合国、NGO等合作机会多)
- 创意写作与视觉艺术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生可以将多个兴趣拼接成自己的课程组合,比如"艺术史+AI数据可视化"、"心理学+伦理工程",学术路径灵活多元。
Smith 属于“麻省五校联盟”(Five College Consortium),意味着在这里读书并不孤立——你还可以:
- 跨校选课(与 Amherst、Mount Holyoke、Hampshire 和 UMass Amherst)
- 共享五校图书馆、实验室、研究中心资源
- 参加跨校实习项目、社团、讲座
例如:
想上大U的AI课程?去UMass注册。
想听顶尖学者来访讲座?Amherst那边有。
想组跨校科研组?Smith有专门项目牵线搭桥。
你可以用“文理学院小而精”的教学体验,换来“综合大学平台型”的成长空间。
国际生能进得去吗?
Smith 的录取率通常保持在22%-24%,中位GPA约为4.0,标化成绩虽然可选,但提交高分仍有优势。
在2025届新生中,有近15%为国际学生。
学校实行全人审查机制(Holistic Review),申请中极为看重:
- 申请动机是否与 Smith 教学理念契合;
- 文书是否展现出表达力和思辨力;
- 是否展现出学术以外的责任感、社会参与。
也就是说,拼的不只是分数,而是整个人。
如何申请 + 时间表一览
申请节点三轮可选:
- 提前申请ED1:11月15日截止
- 提前申请ED2:1月5日截止
- 常规申请RD:1月15日截止
所需材料包括:
- Common App 申请表(免申请费)
- 成绩单(GPA计算清晰)
- 推荐信(学术 + 个人)
- 标化成绩(可选)
- 个人陈述文书 + 附加短答题
- 财务信息 + 助学金申请文件
建议准备时间拉长,最好在9-10月完成核心文书初稿。
这波"下狠手",能不能理解为战略扩招?
一方面,招生竞争激烈,排名中位段的文理学院正在努力吸引更多优质申请人;另一方面,女子学院群体在性别多元化趋势下,也在寻求品牌再塑。
但不管背后逻辑是什么,这一波政策落地确实惠及了大批国际生。
在美国高等教育普遍“提价不提标”的当下,Smith 这一波可以称得上真诚、稀缺、值得抓住。
如果你是一个在高中做过项目、有表达力、有探索精神的学生;
如果你不想卷前10但又重视本科学术氛围;
如果你家庭并非高净值,但又不想放弃美国教育;
那么——Smith College,这次值得你认真考虑。
下一波申请季,如果你希望你的名字出现在免学费名单上,现在开始准备,正好赶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