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高申请者而言,一封有细节的推荐信,是招生官看懂学生立体形象的重要窗口。不同于成绩单的量化呈现,推荐信能通过教师的亲历视角,展现学生的思维特质、品格魅力与成长潜力。
以下模板围绕学术能力、自主探索、沟通协作等7大核心维度设计,教师可结合学生具体表现填充细节——真实的案例永远比空泛的赞美更有力量,文中【】标注处需重点替换为个性化内容。
7维内容罗盘
| 维度 | 招生官想看到的“证据句” |
| 学术与思维 | 在【实验课名称】的分组实验中,他/她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存在偏差,没有简单归咎于误差,而是重新设计变量控制方案,最终定位到“温度对试剂反应速率的隐性影响”,这份严谨让我印象深刻。 |
| 好奇心与自主性 | 课后,他/她基于对【学科领域】的兴趣,自主完成了【具体延伸内容】。实验中,他/她自己设计对照组、记录数据,甚至通过邮件向【大学教授/行业专家】请教实验设计的漏洞,前后修改了3版实验方案。 |
| 课堂参与与沟通 | 在【具体课堂讨论场景】中,当同学的观点出现逻辑漏洞时,他/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如果从XX角度补充一个案例,会不会让观点更完整”的提问,引导对方完善思路,这种倾听与共情的能力十分难得。 |
| 合作与领导力 | 作为【社团职务】,他/她主导组织了【具体活动】。为了让基础薄弱的同学跟上进度,他/她设计了“一对一结对辅导”计划,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成“小目标”,还自制了学习资料。在他/她的带动下,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较上学期提升了12分。 |
| 品格与责任感 | 在【具体志愿活动】中,他/她坚持了整整两年。不同于偶尔的打卡式参与,他/她记住了每位老人的生日和喜好,会带着自己做的【手工作品/读书笔记】与老人分享 |
| 兴趣特长与潜力 | 【学生姓名】的【兴趣特长】不仅是个人爱好,更在滋养校园生态。作为学校【艺术社团成员】,他/她参与创作的【具体作品】,在校园艺术节上演出,引发了很多同学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
| 横向比较 | 在我任教的【X】年里,【学生姓名】是最顶尖的5%的学生——他/她不仅具备优异的学术能力,更拥有好奇心、责任感与领导力这些稀缺品质。他/她就像一颗“潜力种子”,既有扎实的根基,又有向上生长的无限可能。 |
从推荐信看成长:藏在细节里的优秀品格
一封有温度的推荐信,从来都是学生成长轨迹的生动缩影,以下这份美高申请推荐信模板,便清晰勾勒出一位兼具学术实力与人文温度的学子形象。
👇上下滑动图片查看完整模板

小Tips
-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段落,推荐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申请人的优势哦~
- 推荐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一定要准确,便于学校核实。
- 内容要真实,展现出推荐人对你的充分了解。
- 最后需要老师手写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