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tatistics、Bioengineering和Epidemiology Quantitative哪个好?

我拿到几个美国硕士项目的offer,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Biostatistics、Bioengineering(偏医学影像+AI)和Epidemiology Quantitative。我本科学的是生物,虽然上过线性代数和编程入门课,但对纯数学和统计兴趣不大,觉得偏枯燥。之前做过生物信息学项目,能接受用代码分析数据,但如果数据太抽象、没可视化,会觉得没意思。相比之下,Epi Quant我觉得内容更有趣一些。所以我对医学影像方向挺感兴趣,但又担心自己编程基础弱,难跟CS/BME背景的同学竞争。请问您怎么看这几个方向的长期发展?以及像我这种背景适合选哪个方向发展更稳妥、未来回国就业前景更好?约翰霍布金斯生医工程,宾大生物工程,以上角度考虑,选哪个?

你的问题不是很清晰,我来尝试解答一下。

从你的兴趣来看,Bioengineering(医学影像)是你最喜欢的方向,但它确实对技能要求更高。如果决定进入这个领域,短期内就要做好补课的准备,比如深度学习、图像处理、coding等,同时也要准备好和工程背景更强的同学竞争。这个方向的职业前景目前来看是在上升期的,但技术门槛高,竞争也激烈。回国就业机会不少,核心岗位包括医学影像算法工程师、医疗AI产品研发岗等。JHU和宾大都是很不错的项目,JHU的专业排名是第一,医学影像和AI是强项;而UPenn技术覆盖更广,但影像不是核心方向。

至于生物统计,我的感觉是你可能属于“能学”,但不太感兴趣。生统其实就是统计学在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方向,路径清晰,比较稳健。职业岗位也比较明确,公卫、药企、医院研究院都有需求,回国机会也很多。如果你对统计本身兴趣不大,也可以评估一下能不能学好。如果可以的话,它可能是这三个方向里最保守的选择。

再说Epi-Quant,是这三个领域对数理的要求相对低一点,职业路径包括政策、研究型机构、公卫咨询等。职业路径相对窄,回国发展一般,主要看单位,也就是平台的含金量。

硕士阶段选方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选职业方向。理想状态当然是兴趣和能力都有,但我个人觉得,“能做好”是前提。在一个领域里能把事情做好,才更容易建立持续的兴趣,能力和兴趣,是一个互相推动、逐渐上升的过程。所以,我建议你多关注自己到底在哪个方向上能建立起真正的能力。不光是满足找工作的基本门槛,也要看自己在这个方向上有没有长期发展的潜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在美读个专排高的硕士就业还是选个排名低一些的研究型硕士再继续申博更好一些?

下一篇

南加大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硕士预科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嵌入式物理数据科学硕士哪个好?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