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的AI for business.的就业前景?如果还想转更好的学校且也注重就业率 ,还有哪些学校更值得转?对比藤校的环境科学、经济双学位,哪种就业好?谢谢!
南加大的AI for Business是2023 年刚开设的新专业,由马歇尔商学院和Viterbi工程学院联合推出,首届学生有47人。
这个项目的设立初衷是非常好的,也很有前瞻性。早在2020年就开始筹备,那时候ChatGPT 还没问世,人工智能也远没有现在这样火热或广泛应用。当时的出发点其实很现实:人们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搞人工智能的不了解商业逻辑, 做商业决策的人又不懂技术细节。那如果能有一个项目,培养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学生, 自然可以填补这个“ 断层”。
目前这个专业还只有大一 、大二的学生,就业情况暂时看不出来。不过我个人的预期是,真正能找到“完全对口”的岗位的可能是少数,大部分同学最后找到的工作,可能并不是专门为“AI + Business”设计的那类岗位。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对于人工智能领域面向应届毕业生entry-level的招聘,更常见 、更高效的方式,还是找一个技术能力过硬 、沟通能力也不错的应届生,或者直接找技术出身的人,再慢慢培养他们的商业理解力。而不是额外多招一个“ 两边懂一点” 的中间角色。从企业运营角度,这是最大效益的。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项目的理念很好,但实际落地后,未必能完全对接市场的原因。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些学生的就业不会有问题。
一方面,学生本身非常优秀,愿意选这种跨学科项目的学生通常学习能力和适应力都更强;另一方面,马歇尔本身就是资源丰富 、氛围务实的商学院,有很强的就业导向。即使最后走的不是特别对口的岗位, 比如还是去投行 、咨询这些传统路径,有一定的 AI 背景也 绝对是加分项。
我记得机构从很多年前开始,每年都会接待UIUC 的Hoeft Technology andManagement 项目的大学生 。这个项目是 UIUC 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联合开设的,初衷其实也是为了培养“懂技术又懂商业” 的复合型人才。
他们每年都会来中国,第一站通常就是和我们机构的学员一起在王府井吃海底捞。一批大概七八十人。印象特别深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每位学生都会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背景和职业目标。听下来,几乎不是想进投行 ,就是想做咨询 。每位学生都是意气风发,看得出来非常ambitious。虽然项目的设想是培养“双料”人才,但他们最后的选择,似乎还是更偏向于传统的商科职业路径。
所以回到你最初的问题:“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我觉得,整体来看前景还是不错的。倒不是因为它正好填补了某个行业的人才空缺,而是因为学生本身素质就很强。再加上有工科背景的训练,在申请传统商科岗位时,反而可能比普通商科出身的同学更有竞争力。
如果本科毕业就计划直接就业的话,其实南加大的马歇尔已经非常强了。它本身就是一个就业导向很清晰的商学院,再加上地理位置 、在加州本地的口碑, 以及校友网络的支持,整体就业情况可能比很多藤校都更有优势。相比之下, 你提到的藤校的环境工程或者经济学这类专业,如果目标是直接就业,可能还 需要通过读硕士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因为这些专业本身并不是典型的就业导向型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