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家都觉得数学是中国学生的长项,中国学生在美高上数学课肯定是降维打击。但实际上,很多同学到美高后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学得也很痛苦。
这其中,有一些外部的不可控因素,例如学生选的课程级别比较高,难度本身就很大;或者有的美高老师不讲课;也有一些个人因素,例如学生基础比较弱,或者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而被扣分。
那么对于9-10年级的美高新生,数学课有哪些常见问题?想要提升数学成绩怎么办?
问题1:知识点遗忘,导致新课程跟不上
一些学生整个暑假都没有复习和预习数学,导致对于数学知识点的遗忘比较多,所以到了美高以后,会发现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
美高的数学课是按照学生的测试成绩分配去不同的级别,级别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比如说代数2和预备微积分本身就有很多知识点是重合的,预备微积分的学习可以说是基于代数2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地讲解更难的知识点。所以如果代数2学得不好,或者知识点遗忘过多,会影响到预备微积分的学习。
如果学生在开学后有“跟不上”的感觉,要赶紧调整学习方法。比如尽量每天都回顾一下当天学的内容,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专门练习;也可以抓紧时间做前序课程的快速复习。
问题2——开始觉得简单,后面越来越难
有的同学觉得刚开学的一两周,老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可能没有非常认真地听老师对于某些知识点的讲解,而自认为自己都知道了。
但是过了一个月,比如现在这段时间,却发现课程的难度陡然提高,突然就跟不上了。
出现上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美高数学课之间互相有一定的关联,会让学生有种都学过的错觉。但实际上很多老师刚开学虽然会复习前一个级别的同个知识,但与此同时也会将这些知识往深里讲。比如,预备微积分课上也会涉及到看上去好像是代数2知识点的函数、不等式等,但老师会把这部分讲到预备微积分的难度和级别。2)美高数学课的内容都是从易到难,开始学的知识点较少,题目也都是考察单一的知识点,这时学生会觉得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学生放松学习和复习,那么随着后边知识点越学越多,可能若干个知识点在同一个题目里面都出现,就比较难解决了。
3)美高老师有个常见做法——上课和作业很简单,考试却很难。所以同学们觉得上课都听得懂,作业也能很快就完成,但是一到考试就发现老师考了很多深入延伸的知识点,自己完全不会,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如果是第一或第二种原因,学生可以从“把简单的东西进行深度挖掘”方面再做得更好,例如给自己增加难度,多做一些综合练习,及时巩固所有的知识点。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那么学生要提前找老师学长问清楚老师的风格,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多给自己增加难度,找一些难题来做训练。
问题3——quiz考得好,test一塌糊涂
美高一般每周或每两周会有quiz小测,有的学生小测考得好了,觉得自己都明白了,所以就完全松懈下来,后面学得比较马虎,有不少知识点的漏洞。结果第一个月test单元考的时候,知识点整合到一起,漏洞的问题就出现了。
这时候同学们要调整心态,不能用国内的学习方式来对待美高的数学课。美高数学课的考试非常频繁,虽然小测一般会比较简单,但单元考难度会更高,知识点也会重复考察。同学们要随时进行复习,不要留下知识点的漏洞,才能应对所有的考试。
问题4——老师竟然上课不讲课
我们有学生反馈学校的数学老师不讲课,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学,上课时直接给一张A4纸十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做;或者上课时看录课视频。
这个问题在美高很常见。有时候也不见得是老师水平不行讲不了课,可能和学校数学老师的理念有关,很多老师会认为自学是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最佳途径。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数学基础不错,可以自学,就要迅速调整学习方法和模式,非常建议做好预习和复习;如果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弱,无法展开自学,可以及时寻求帮助,找学校老师,也可以找校外辅导。
问题5——老师讲不清楚课
如果觉得老师讲课没有讲清楚,首先要搞清楚究竟是自己没有抓住老师讲的重点,还是老师真的没有讲清楚。
1)如果是老师真的讲不清楚课,并且无法更换老师和课程必须接受现实的前提下,就需要把自己的自学能力提上来。
2)如果是自己听课方式有问题,并且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这个时候可能得从自己上课的听讲方式来找问题。注意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并且在课后进行整理和补充。
据我们的经验,在课堂上记笔记和不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效率、课堂知识点的吸收率能够相差至少20%以上。所以建议大家初到美高,一定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然后笔记过程中,如果老师提到的一个知识点自己能够马上想出来,那么说明这一块掌握情况非常不错;如果老师提到一个知识点,自己有一部分印象但是又不全面,这时候可以在自己的笔记里面做上记号,表明课下还要对它再进行复习。
问题6——对老师提到的专业术语没印象
这种情况在数学课上其实也非常常见。比如老师在讲函数时提到“critical point(临界点)”或在讲曲线上曲率符号发生变化的点时说到“inflection point(拐点)”,学生可能只听懂个大概,对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甚至中文意思都比较模糊。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就需要在课下花时间去系统梳理。可以从课堂笔记中把这些关键词单独整理出来,再查阅教材,找到定义、例题和词汇意义;同时,也可以在下一次上课前主动向老师确认:“我理解的xxx是指xxx,这样对吗?”。通过主动查找、验证的过程,让这些抽象的数学术语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美高数学成绩的理想与否,不是“中国学生天生擅长”就能轻松应对。从知识衔接的断层、课程难度的陡增,到教学方式的差异、专业术语的障碍——这些对中国学生来说都是要克服的问题。
对9-10年级的美高新生而言,尽早意识到这些潜在问题,本身就是一种优势。数学学习在美高考验的不仅是解题能力,更是你的适应力、规划力和主动寻求帮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