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1. UCAS 26Fall早申阶段多项数据创下历史记录
2. 牛剑、医学专业申请者数量破纪录,竞争白热化
3. 国际申请量大幅回升
4. 中国申请者再创新高

△ 图源 | UCAS官网
近日,UCAS发布了2025申请季的早期申请数据,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我们先来看一看总的申请数据。


△ 图源 | UCAS官网
作为英国大学招生的重要风向标,早申数据(截止到10月15日)包含了许多重要信息,为申请者和家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UCAS早申数据❓
其中又包含了哪些不容忽视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01、UCAS早申数据的参考意义
UCAS的早申阶段,特指每年10月15日截止的牛津、剑桥大学以及大部分医学、兽医、牙医等专业的申请。这一阶段的数据被认为是当季英国本科申请趋势的“晴雨表”。
早申数据是整个申请季的“预演”,它最直接的作用是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你所处的竞争环境。
竞争烈度升级的明确信号:
申请总量创历史新高(79,160人)意味着“池子里的人更多了”。无论是因为英国教育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还是全球其他地区申请者的回流,结果都是一样的:申请者需要和更多的人争夺有限的名额。
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特朗普闹的那些幺蛾子——卡毕业生签证、涨费用,还跟多所大学打起了官司。当初有许多机构预测以前冲美的学生,很有可能会掉转目标,去其他地区的顶尖大学求学,特别是英国的牛剑两所大学。目前的早申数据已经验证了这部分的猜想。


△ 图源 | 小X书
国际生(+11.5%)和中国申请者(+15.7%)的暴涨是与申请者最直接相关的信号。这意味着中国学生在申请牛剑、帝国理工、LSE等顶尖名校时,直接竞争对手——那些同样来自全球的优秀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了。申请者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今年的录取标准可能会“水涨船高”。
热门专业赛道“拥堵”预警:
医学等相关专业申请量激增(+10.4%)是一个强烈的专业指向性信号。
对于志在医学、牙医、兽医等固定名额极少的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预示着这条本就狭窄的赛道今年将格外拥挤。延伸一下,那些大热门工科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不会小。
申请者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竞争力,或者做好更充分的后备方案。
总的来说,早申数据算是一个提前拉响的警报,告诉了所有申请者“战场”的实际情况,也在迫使申请者们要更深刻地进行自我剖析,制定一份更务实、更精细、更具韧性的申请计划。
02、早申数据创新高,牛剑申请热度不减
早申数据一直是牛剑申请的重头戏。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共有79,160名学生在UCAS提交了早申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5,440人,直接突破了2022年77,810人的峰值。创下了一个新的记录!

△ 图源 | UCAS官网
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英国本科教育,尤其是顶尖院校的持续吸引力。牛津、剑桥作为全球顶尖学府,始终是优秀学子的首选目标。
牛剑申请的人数稳定增长,直接导致了竞争的白热化。近年来,牛津和剑桥的录取率已从20%降至15%左右,申请难度显著增加。
说句题外话,不仅牛剑申请数量在疯涨,今年QS集体飞升的港校也成了争相申请的香饽饽。
去年港大的录取率已经低至5%,都快赶上美国顶尖藤校了。再者,不久前港大发布了《2026国际生申请指南》,综合各学院和各专业的最低分数要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工程学院的Bachelor of Engineering 机构 Programme工程精英项目涨幅最大,A-Level要求从3A涨到3A*1A。
牛剑虽然已经公布了入学要求,但是看着今年这暴涨的申请量,实在是不能抱着侥幸心理了。
03、国际申请量大幅回升
本次早申数据中,国际学生的申请量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共有24,350名国际生参与了本轮申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20人。

△ 图源 | UCAS官网
其中,欧盟学生3,930人,非欧盟学生20,420人。国际学生数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英国本土申请人数的波动,显示出全球学生对英国教育体系的持续认可。
从地域分布来看,亚洲学生仍然是国际申请者的主力军。特别是中国学生,申请人数达到了十年内的最高值,成为推动国际生数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04、中国学生早申情况
申请量暴涨,创历史纪录
2025fall早申阶段,共有5,750名中国大陆学生递交了申请,较去年增长780人,申请人数达到十年内的最高值。这一数据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学生对于英国顶尖教育的强烈需求。


△ 图源 | UCAS官网
纵观更长的时间跨度,牛剑录取中国学生的数量增长更为惊人——从2018年的170人增至2025年的466人,增长幅度高达175%。
笔试高分不稀奇,面试成决胜关键
随着申请人数的大幅增加,牛剑申请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变化。过去,优异的笔试成绩可能是获得offer的重要保障;但现在,笔试高分越来越普遍,面试表现成为拉开差距的关键。
牛剑面试的本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考试,而是一场模拟导师制课堂——面试官很可能是学生未来的授课教授,他们的核心目标不是“挑错”,而是筛选“好教、愿学”的学生。
在牛剑面试中,教授会通过“三个篮子”机制对申请者进行分类:“考虑录取”、“待定”和“可能拒绝”。第一印象,包括开场表达逻辑、面对陌生问题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申请者最初被归入哪个篮子。
面试核心:展示“可教性”而非“完美答案”
牛剑教授真正看重的是学生的“可教性”(teachability)——即是否是个“听得进、学得快”的学生。这种特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展现:
表达逻辑比“完美答案”更重要。教授不怕学生答错,但担心他们“瞎猜”或“沉默”。面对不熟悉的问题,清晰地阐述思考过程,即使方向错误,也能展示“用已知推未知”的能力。
态度比“知识量”更重要。牛剑面试的题目大多没有标准答案,核心是考察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视角。当教授提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时,灵活调整思路的态度远比固执己见更能赢得青睐。
细节比“场面话”更重要。当教授问及文书中提到的项目或实验时,具体、深入的细节描述远比泛泛而谈的“我学到了很多”更能体现学术热情和真诚度。
面试中的“出声思考”(Think Out Loud)是赢得教授青睐的黄金法则。清晰展示解题逻辑路径,比直接给出正确答案更打动人心。
面对不熟悉的问题,聪明的做法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切入,进行知识迁移。同时,在完全卡住时,不应直接求助,而是具体说明思考过程中的矛盾点,这样既展示了思考能力,又给了教授引导的空间。
05、给未来申请者的建议
早规划、早准备是关键。随着申请人数的持续增长,牛剑及英国顶尖大学的申请竞争将更加激烈。优异的学术成绩是基础,但不再足以保证录取。
全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牛剑寻找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真正对学科有热情、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注重个性化发展,在申请材料中展现独特的学术兴趣和思考深度。在众多高分申请者中,个性化的经历和深刻的见解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提前熟悉牛剑面试的形式和特点,通过模拟面试积累经验,培养临场应变能力和表达技巧,为这场至关重要的“模拟课堂”做好充分准备。